药最网
首页

《长征》之二 镜像中的光辉历程 ―― 祝贺蓬莱市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

《长征》之二  镜像中的光辉历程

―― 祝贺蓬莱市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


       几乎每个家庭里,都珍藏着几本关于自己或关于老人或关于孩子的相册。静下心来,轻轻地打开那些久远的甚至尘封的记忆,那些岁月、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情感……会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那是一种极其恬静的美。时光的流逝是飞快的,但相册却留住了一段段美妙的瞬间,留住了我们成长的足迹,留住了我们许多许多的记忆、回忆、追忆……

       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也是写人的。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在蓬莱市人民医院七十年的伟大进程中,老一辈蓬医人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将仁爱博大的医学人文精神发扬光大,缔造了人民医院曲折而辉煌的历史。新一代蓬医人秉承“诚信,严谨,求精,创新”之训诫,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医学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发展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人肺腑的时代赞歌,凝练出“以人为本,厚德尚道”的现代医院文化。如今,那个曾经居无定所的流动医疗站,已发展壮大成为誉满齐鲁的三级综合医院,成为45万蓬莱人民和每年八百万中外游客生命健康的坚定“护航者”。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七十年的不朽“长征”,走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奋斗历程,走的是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复兴历程,走的是一条追求梦想、创造卓越的幸福历程……


       1944年3月,蓬莱始有北海专署卫生科建立的北海市第一卫生所,名曰“济生堂”。

      1945年4月,为医治伤病员,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蓬莱县人民政府成立卫生科,着手兴办卫生事业。

       1946年5月,创建了蓬莱县立医院,同时建立了县立医院党支部,院址设在蓬莱城洪家弄王功亭私人开办的“医院”小楼,院长由县卫生科副科长张华晟兼任。时有房屋22间,工作人员9名,其中党员4名。有药品、显微镜、简易手术床和普通手术器械,设有简易病房,不分科别,仅能够治疗轻伤病和做小手术,药品、器械是从日本军医处接收的一部分和自购一部分,主要任务是为机关、部队、民兵、残废军人服务,也为群众看病。这是人民政府在我县最早建立的医疗机构,也是蓬莱县人民医院的雏型。

      1946年秋,国民党进攻胶东,医院随政府疏散到龙山店乡龙阳村,秋末转移到潮水镇全口郭家,后又迁至“金果山区”山上李家村。工作人员与伤病员分散住在农户家中。

      1947年秋,因革命战争形势的需要,政府号召精兵简政,有的人员调动或参军,也有的回家,所剩人员不多。

 

      1948年3月,蓬莱城二次解放,医院迁回蓬莱城,驻画河桥头西(现工商银行处)。1949年10月1日,医院搬回到洪家弄小楼处。

       1950年上半年,更名为山东省莱阳区蓬莱县卫生院,设医疗股、防保股、行政总务股,辖大辛店、刘家沟、大柳行3处卫生所。

       1952年,政府分给钟楼底(即现第二百货公司处)公房18间建门诊,洪家弄处作为病房。


 

       1956年下半年,根据全省统一要求,定名为蓬莱县人民医院。

       1958年医院迁到万寿街路南公房,驻城海军第四○五医院从“下洼”搬走,政府将空出的81间公房给医院作了病房。11月,蓬莱、黄县、长岛三县合一,改称蓬莱县第一人民医院。是年,医院设立中医药研究所,有中医5人,中药师2人,搜集与编写秘方、验方17229个。12月,成立骨科门诊。

  


       1960年,政府又将“万寿宫”公房39间分给医院做门诊,原万寿街路南公房改做妇产科简易病房。1961年,医院在徐李村建起“肝炎疗养院”,设床位30张,由7名工作人员负责。1962年撤销。


       

       1962年1月,三县恢复原制,蓬莱县第一人民医院又复称蓬莱县人民医院。1963年,蓬莱县人民医院被列为重点加强的县级医院之一,在人员、设备方面有所加强。1964年成立小儿科,1966年撤销并入内科。

      1966年,山东省卫生厅拨款12万元建设县医院。县委、政府把新建医院选址在城东,群众称“鬼子楼”处,也就是现县后路东首处。建门诊、病房1880 m2,并调给与其毗邻的老车站旧房77间做职工宿舍。“文革”初期,蓬莱县委派工作组进住医院,由于群众组织夺权,医院党支部停止组织活动。7月,医院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

       1967年11月,新建医院竣工,县医院从下洼、万寿宫迁入新院。

 

       1968年3月,蓬莱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成立。1969年局、院、站合并称“六•二六医药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970年“六•二六”解体撤销,成立中共蓬莱县人民医院核心领导小组,仍称蓬莱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1973年5月,恢复中共蓬莱县人民医院支部。

       1972年,政府拨款陆续增建了妇产科、传染科病房、制剂室、锅炉房以及实习学生课堂、宿舍、水塔。后又陆续增建了仓库、洗衣房等设施。

       1975年5月,院长郝一通与骨科医师葛廷桐受山东省卫生厅派遣赴西藏日喀则地区和定日县医院工作。1977年5月回院。是年,医院开始为西藏亚东县培训医务人员,每期2年,共培训2期8人。同年,医院重新恢复蓬莱县人民医院名称。

      1976年2月,成立蓬莱县直机关卫生所。是年,烟台地区卫生局拨款3万元,为我院新建传染病房。县卫生局拨款3.6万元为医院新建了制剂楼和锅炉房。同年7月,我院五官科医师葛孚贵受山东省卫生厅援外办公室派遣,赴坦桑尼亚塔宝拉省立医院工作,1979年9月回国。

      1978年,医院有职工164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1名,行政、后勤服务人员43名。

      1980年,医院建立血库。1988年4月,建立血液研究室。1981年11月,自筹2万元打大口井一眼,缓解全院医疗和职工生活用水难的问题。

      1982年2月,4层门诊大楼开工建设,并重新建立小儿科。1984年5月1日,门诊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261m2,总造价97万元。

 

       1983年11月,县财政拨款10万元建设老干部病房楼,上下两层。1985年1月14日老干部病房楼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1106m2。1984年12月4日,在省立医院专家指导下开展了蓬莱县首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随后两日,我院独立操作完成了2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手术。

       1985年,蓬莱县人民医院定格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行政隶属县卫生局。时有员工282名,开放床位220张,设办公室、门诊部、医检科、护理部、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中医科、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急诊室、财务科、总务科共17个科室。是年,门诊量188183人次,住院病人7555人次。同年,被烟台市卫生局授予“文明医院”称号,发奖金3000元。

       1985年6月21日,蓬莱市人民医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一次会议胜利召开,讨论通过医院管理条例和医院五年发展规划。同年10月16日,骨科与外科分设,专设门诊与病房。 12月25日,总建筑9260m2的综合病房大楼奠基。

       1986年7月,医院开始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推行“PDCA循环管理法”和“定额管理,超额提成”的管理核算改革,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的有效性和服务效率,医院管理走上科学化轨道。7月10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在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奇文陪同下来医院调研考察,对医院各项工作和基本建设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1987年元月,经县委批准成立中共蓬莱县人民医院总支委员会。下设内科、外科、门诊、五官、行政五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同年9月,卫生部“全国护理工作研讨会”在蓬莱召开,100多名与会代表来院参观。1988年8月,全国肝胆胰疾病学习班在我院召开。9月,华东六省一市医院管理会议在烟台召开,共200多名代表到我院参观学习。

  

       1989年4月,医院升格为正科级全民事业单位。同年5月1日,医院病房大楼竣工落成,这是当时全省县级医院中最大建筑面积的标杆工程,标志着医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是年,我院骨科“多功能外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项目,列入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总经费为1.5万元。



  

 

       1991年,医院科室设置增加到28个,并设3处卫生所。共有员工431人,开放床位352张。

       1992年1月,蓬莱撤县设市,始称蓬莱市人民医院。 当年增设5个科室。1992年4月,全院动员争创“二级甲等医院”。1994年6月,医院顺利通过山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验收。9月,被省卫生厅认定为“二级甲等医院”。1995年7月,医院成为烟台市首批“爱婴医院”。1995后7月,成立美容科, 1998年7月撤销。

     

       1996年医院院内部增设外三科、卫生管理科。同年5月,首期33078平方米的新职工宿舍楼建成交付使用,40户职工迁入新居。1997后4月1日,《蓬莱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和《蓬莱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开始实施,我院设立医保办,负责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的审核、登记、结算等工作。

 

       1997年5月29日,我院与蓬莱市总工会联合启动“送温暖工程”,对全市特困职工实行医疗优惠。⒈特困职工到市人民医院看病不用挂号,只须持特困职工医疗优惠证和专用病历本即可就诊。⒉特困职工进行胸透检查,费用减免50%;进行彩超、CT两项大型检查,费用减免10%。⒊特困职工住院,减免50%的床位费。⒋特困职工住院,医院领导到病房探视。

       1998年5月4日,我院更换512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开通科室及住宅电话260门。7月28日,建筑面积2538m2的康复中心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538平方米,设高、中、低档三类病房,床位38张。


 

       1999年2月1日,蓬莱市人民医院妇科、产科独立,单独核算。是月,医院第一个内部宣传刊物《蓬莱市人民医院报》正式创刊。对开四版,每季度一期,发行量达到5000份,后增至8000份,自办发行。11月29日,根据上级支持乡镇医疗工作指示精神,我院派出第一批医疗队,组成4队8组28人分别到南王、崮寺店卫生院对口支持。12月,医院撤销电话交换机、话务班,更换院内虚拟网电话,在门诊及病房设200卡电话43部。

       2000年4月,医院被正式确立为“泰山医学院教学医院”。3月,全面推行“礼仪服务”。8月11日,我院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局、卫生厅《关于规范调整我省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的意见》,共清理、规范、调整医疗机构收费项目4664项,其中新增项目1798项,调整项目1195项,废止项目1604项,保留项目67项,规范调整后的项目共计3060项,同年12月28日,总建筑面积6744m2的急救特检大楼落成。

 

       2001年12月,医院“病人择医”改革全面启动。我院在院内西北角新建制剂室1300m2,总投资100万元。3月1日,我院正式开始在全院13个临床科室实行“静脉输液卡”制度,即对每一位住院病人每一次输液时,发一张明细卡,卡上详细注明所输液体的配置药物名称、滴数、输入时间以及输液和换液体护士的姓名,“阳光医疗”迈出新步伐。

       2002年10月,医院开始参加烟台市统一组织的药械招投标集中采购。同年,医院内设科室增至39个,拥有员工490人,开放床位达到405张。6月6日,为扩大医院社区服务空间,我院在紫荆山办事处三里桥村设立的综合门诊部揭牌开诊。

       2003年2月22日,大连渤海轮船公司所属“辽旅渡7”客货滚装船在长岛砣矶西部海域遇险,我院成立40名医护骨干全力救援,圆满完成了海难救援任务,荣获烟台市“2.22”海上抢险求助有功单位和烟台市先进党组织。3月11日,院长迟文平当选蓬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2005年,医院全面推行“层级管理”改革和“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改革,以及以“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医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006年1月,我院增设眼科、耳鼻喉科,同时撤销五官科。5月,医院首次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7月,我院大胆推行人事管理改革,历史上首次公开选拔中层干部。

       2007年,内二科被正式授权批准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及规范治疗”的研究,这标志着我院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008年,我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首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首届研究生进修班共招收学员50名。2月27日,被列为市政府2008年“双重点工程”之一的我院外科综合病房大楼破土动工。

       2009年7月27日,医院投资9000万元兴建的总建筑面积25400m2外科综合病房大楼竣工启用。11月16日,医院120急救中心正式并入烟台市统一急救指挥体系,成立蓬莱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站。12月12日,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包文辉在烟台市政府副市长杨丽等陪同下来医院调研。12月底,医院建院60多年来的首部《院志》历经多年修订完善,终于出版成书,并确立了“以人为本,厚德尚道”的现代医院文化理念。

 

       2011年5月,医院在全市率先实施了“一卡通”就诊服务新模式,实现挂号、诊断、检查、治疗、取药、结算、查询等“一卡”通行。是月,医院在内五、外一、耳鼻咽喉三科试点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10月8日,投资1.2亿元兴建的总建筑面积26800m2的门诊内科综合楼项目(主体)竣工投入试运营。12月,医院引进第一台西门子1.5T磁共振机。同年,医院荣获2010年度“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综合评分排名第91位。

 

       2012年4月23日,原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刘奇就医改工作情况来院进行调研。8月21日,医院在烟台市二级医院中率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7月,我院率先在全市推行了《编制外用工管理办法》。8月,我院在全市二级医院中率先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服务模式。10月,我院顺利通过了 “二级甲等医院”第二周期复审。

 

       2013年1月1日,作为全国首批311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对所有475种基本药物及1006种非基本药物(中药除外)共1481种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明显下降,群众医药负担有效减轻。3月,医院启动“护理骨干人才”竞聘机制和“院长业务大查房”两项重大管理改革,对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确立了“说话让人爱听,办事让人满意”12字服务准则,这也成为新时期蓬医人的共同行为准则。同年5月17日、10月23日,山东省卫生厅袭燕厅长和山东省政府王随莲副省长分别来院视察调研医改情况,对医院在破除“以药补医”、配套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4年6月12日,山东省卫计委、教育厅联合批准我院晋升为泰山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4月,医院与大辛店及刘沟、北沟、新港、于庄、村里集、小门家等7所镇街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发挥区域龙头作用,投资40万元为“卫生强基”工程出实招办实事。8月, 结合山东省卫计委行风整顿要求,医院向社会公开做出“优质服务八项承诺”,提出了“十要九不准”工作守则,从细节上规范医疗行为,杜绝不文明现象。同时,在门诊实行“三增一禁”工作制度,即增设无节假日门诊,增设错时门诊,增设夏季夜间门诊,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加塞、挂人情号,让患者公平就医。

 

       2015年1月,医院入选国家卫计委《关于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500家县医院名单》,并入选首批全国 “分级诊疗”试点,标志着医院又迎来了一个更加光明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年,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凝聚力,我院面向全国开展院徽、院歌征集活动。经专家评审,由福建省福鼎市自由设计师林秀杭先生原创作品《护航者》被确定为正式院徽;由本市音乐界知名人士老兵作词,国内知名音乐家汪淑芳作曲,著名音乐家王月明编曲,共同创作完成的《爱洒仙乡》成为医院院歌。同时,摄制完成了医院最新的形象宣传片《仁者丰碑》,并重建了医院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扩大了宣传窗口,提升了医院的文化软实力。

       2015年10月25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王培安来院调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在充分肯定的同时,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努力做好为人民群众服好务这篇大文章。同年,耳鼻喉、心内、儿科被评为烟台市重点专业,全院烟台市医疗卫生重点专业已达到5个。

 

       2016年医院志愿文化建设再添新军。全院48名护士长及优秀护士组成了中国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的第146分队,神经内科50名医护人员集体加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与以“志愿服务在医院”为宗旨的“爱●天使”青年志愿服务队携手并肩,共同弘扬博爱、责任、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传播健康理念,成为文明蓬莱的三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2016年3月,医院成立区域内首个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门诊,简称神经心理门诊,开展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情感、认知、睡眠障碍性疾病以及心理健康疾病的诊疗。10月,为满足疑难杂症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建成了区域内首个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中心,汇聚了全院50余名权威专家,以团队集约的形式,为特殊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准确、更有效、全方位的“一站式”疾病诊断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服务。同年,外五科髋关节置换术、内一科冠心病支架植入术两个二级诊疗科目同时获得执业许可。同时,全面推行“实名制就诊”,成立了“双转办”,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规范管理。

       2016年,是蓬莱市人民医院建院七十周年华诞。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医院提出了“冲刺三级综合医院”的宏伟目标。围绕“标准化建设”这个中心主题,全院1100多名干部职工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落实同力,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不达目标不放弃的勇气担当和必胜信念,科学缜密、扎扎实实地实施创建工作,做到了创建评审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执行力不断提高。12月6日,顺利通过了省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现场评审,并得到了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的高度评价。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对蓬莱市人民医院乃至蓬莱卫生事业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70年的风雨,70年的蕴籍,70年的积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是蓬医人永远的承诺;勇往直前,勇于担当,众志成城,勇争一流是蓬医人不变的品格;说话让人爱听,做事让人满意,是蓬医人恪守的准则;以人为本,厚德尚道,拼搏进取,追求卓越,是蓬医人永恒的目标!

        如今,在这里,在蓬莱市人民医院,这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风采,一种形象,一种格调,一种态势,一种昭示……


 

蓬莱市人民医院

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