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食不语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内涵。在餐桌上或高谈阔论,或把酒言欢,本无可厚非,但若论及饮食养生,“食不语”却是养生专家认可的原则,并且,现代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也佐证了“食不语”的科学性。所以,“食不语”应该得到提倡和推广。

现从以下几点讨论“食不语”在饮食养生中的传承及其科学内涵。

《论语·乡党》其中有一段关于孔子饮食原则的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西医看“食不语”的科学性

人吃的所有食物都会途经一个重要的部位——咽喉。咽喉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后可通食道,向前则可通气管。吞咽食物时,为了保证食物通路的顺畅,吞咽反射会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动作。一是悬雍垂上抬,正好盖住鼻腔后部,防止食物进入鼻腔;二是咽部肌肉群收缩,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误入“耳咽管”。三是喉头上提,使会厌软骨盖住气管。这样,四通八达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证了食物能正常沿食管进入胃。而如果吃饭时说话、大声吵嚷或哈哈大笑,都会干扰到这一过程,使食物误入“歧途”,进入鼻腔或气管,引发各种问题。轻则咳嗽不止,重则发生食物堵塞气道,导致呛咳乃至窒息。

口腔周围的腺体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口腔内众多的细小腺体。这些腺体每天分泌1500毫升的唾液,如同润滑剂一般湿润食物。并且唾液中包含多种生物酶,最主要的就是淀粉酶。淀粉酶将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连同牙齿和咀嚼肌将食物机械性的分割成小块,这是消化食物的第一步。与此同时,胃肠反射性的分泌胃酸,做好进一步分解乳糜状食物的准备。如果做不到“食不语”,人体会由于过度的兴奋和激动处于应激反应状态,出现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调、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胃酸分泌相对增多、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胃黏膜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和氧自由基产生增加等多方面改变。最终,致使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引起胃痛等慢性胃肠疾。

现代营养学表明,蛋白质及其肽类不仅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特定的功用,有抗血压升高肽、抗肿瘤肽、抗血栓形成肽,某些蛋白质甚至会影响到生物体的遗传。例如,蜂王浆中的57Kd蛋白质,可通过改变蜂王体内的某些信号通路进而改变其表观遗传性状。并且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食物,专心进食者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所以,“食不语”可以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进而促进功能肽的形成。

中医学强调“食不语”

《黄帝内经》载:“鱼肉果菜,食尽养之”,“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说明食物之于人体的作用为增加五脏之“气”。“食不语”这一原则有助于固存人体五脏之精气,达到养生的目的。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曰:“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既是提示要节制饮食,也是提示要进食禁言。明·息斋居士《摄生要语》曰:“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自生金。”同样,也提示节食与寡言的相关性与重要性。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食不语”的饮食原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首先有利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一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食不语”的饮食原则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降低进食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风险,保障了青少年的饮食安全。

同时,广大的成年人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遵循“食不语”的饮食原则,即在进餐时如果无法避免交谈,也应该做到在吞咽过程中保持安静。因为讲话或者大笑等会影响咽喉部的悬雍垂、肌肉以及会厌软骨的正常生理功能,使食物在吞咽过程中进入鼻腔或气管,引发意外情况。并且,更应该注意的是保持进食过程中内心的“平静”,因为食物在进入食道后,人体若处在非常兴奋的状态,会使食物聚集于食道内,压迫没有软管环支撑的气管,造成气管痉挛,引发哮喘甚至窒息,气管受压后产生反射性痉挛,进一步加重窒息,最终导致死亡。所以,尽管“食不语”的饮食原则由来已久,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但是仍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检验。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其现实意义,所以更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和认可。并且,这些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理念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共同发挥饮食促进健康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下达到饮食养生的新高度。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