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刀尖上的舞者——超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刀尖上的舞者——超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经济观察报记者 温鈊 原载:经济观察网

导语:医院的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6.8亿元亿飙升到了60亿元。这个被称为工作狂的院长喜欢每天清晨时分在病房楼里散步,就像一头雄狮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即使以现在的规模而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附一”)也称得上全世界最大的医院。但这个拥有7000张床位的医院仍然在不断地膨胀,东院区的基建招标即将结束,这意味着它很快能将床位扩张到10000张。比排名第二的四川华西医院整整多了6000张床位。

阚全程是这家超级医院的院长,正是在他手上,这家医院开始了近乎飞速的扩张步伐,医院的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6.8亿元亿飙升到了60亿元。这个被称为工作狂的院长喜欢每天清晨时分在病房楼里散步,就像一头雄狮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医院太大了,我必须做到心里有数。”阚全程说。医院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更何况是管理这样一家规模前无古人的医院。在某种程度上,阚全程和郑附一的故事,正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急速扩张

郑附一今时的现状与阚全程个人无法分开。

到今年底,阚全程预计郑附一的门诊量将超过460万人次,住院病人超过32万人次,总收入预计实现75亿。2013年,郑附一的年门诊量达406万人次,出院人数接近30万人次,手术接近15万台。

仅仅5年前,这家医院床位数还不到2000张,“到现在工作量增长5倍还多,职工增长幅度70%左右。”阚全程比划着手指盘算了一下。

2008年是阚全程由副院长升任院长第一年。这一年开始郑附一踏上了大发展的道路,“作为我们来说也没办法,河南农民都比较穷,医院周边的酒店天天爆满,住不上院就在天桥下躺着,生命大于天,我得想办法。”阚全程称面对排队的患者心里压力一直很大,以致医院不断出钱将附近本不属于自己的楼房买下改建,打通院区。

随后拔地而起的2号楼、3号楼成为新住院楼。2009年时7号楼改建完成用作住院楼,“当时用的钢架结构,3个月就弄好了。”郑州医疗界一位人士透露,这样的扩建一直在持续,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多,郑附一发现还需要更多的床位和更好的服务环境,原来老旧、破烂的门诊楼翻修后变成了12号住院楼,目前的11号ICU楼亦是新扩建。“2012年6月,郑附一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新病房楼。”有媒体如此描述。

该病房楼总建筑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8层,有进口高速电梯24部,开放床位2848张,49个病区,66间手术室以及CT、MRI、B超等检查科室,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综合性病房大楼。“病人越来越多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政府又无能为力,造成的现状就是医院你自己顶住。”郑附一副院长文建国称。

目前,郑附一仅彩超就达138台,各种手术室99间,还拥有国内医院较少的复合式手术平台。

事实上,郑附一的大发展与国内众多省会城市医院扩张的路径相同,多年来中国医疗机构走的是市场化的自负盈亏道路。而阚全程认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是造就今天郑附一的首要条件。

河南是人口大省,约1亿多人。2009年新医改的推动下全国新农合参合人数不断上升,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秦省称,2014年河南全省共有8262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8.77%。

河南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在新农合未推行前与其他省份的老百姓有着相同的“抗病理念”。直到新农合给予报销,农民才敢出门就医。

阚全程认为,郑附一患者出现井喷式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来自新农合,一部分是政策释放性的就医人群,另一部分是跨省返回人群。因为新农合无法跨省结算,这使得以往20多万奔赴北京、西安等地就医的患者留在了本省,这两个群体使得郑附一拥挤不堪。

延揽人才

患者的取向是推动郑附一发展的最初动力,与此同时,郑附一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

在郑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大小加起来27家,最具优势资源的是省人民医院和郑附一。事实上省人民医院除了这个极具近亲血缘关系的名头之外,别无额外附带的实际资源优势。

郑附一原名“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始建于1928年。1958年从开封迁入郑州,更名为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5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到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医院正式命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该背景使得郑附一在河南省内的教学、临床地位独具权威,由于郑附一集教学、临床一体,医院的临床医师身兼教授一职,郑附一在河南省内一直拥有老百姓向往的知名专家、知名教授。

然而这样的优势在2008年之前并不明显,当时省人民医院以年收入超越郑附一6000万而名列省内第一,其门诊量每天超过郑附一约1000多人。

2008年几乎是水分岭,伴随着阚全程的“转正”,郑附一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扩张策略,郑附一大部分医疗收费低于省人民医院,河南18个地市的患者纷纷涌向郑附一。2013年,郑附一以年收入超过省人民医院10亿元而名列省内第一,阚全程预计今年将超过15亿。

医院规模不断扩张,新床位持续增加自然导致医务人员需求不断增多,“医院做大之后就要做强,如果不能做强,这个医院根基就不稳。”阚全程下令“吸引人才”,因为一个医生的培养时间是8年,阚全程显然等不了。于是他便出台政策动员职工们一起物色好医生。据郑州市其他医院人士介绍,阚全程给出的条件特别优厚,前几年的目标是省内地市级、县级医院的好医生,除了高工资外还附带郑州市户口,现在他更将眼光放到了全国和国外。

郑附一一份引进高级科研人才的资料显示,该科研人才应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针对于该类人才,郑附一将为其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每年再给予200万研究经费,配备工作室和工作助手。此外,除了享受同级正式职工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外,每年还可获得100万岗位津贴,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

高级临床技术人才引进方面,郑附一提供的是科研启动经费500万,除正常工资奖金外每年100万岗位津贴,及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

诱人的条件令河南省地级市和县级医院的医生们心情澎湃,多位当地知名医生投身郑附一。目前郑附一的在职员工达6000人,将医学规培生、进修人士算在内,郑附一的工作人员达到1万人。

直到目前,郑附一积累了1000多名博士学位的医生,而河南省共有1500名。

“郑附一绝对是河南省内的第一。”阚全程竖起大拇指称还要做中国的一流医院。

规模隐忧

郑附一有一个不成规矩的规矩,员工们找领导办事,必须早晨7点左右赶到院长办公室门口堵门,“他每天特别忙,需要处理的事非常多,我们正常工作时间几乎找不到他。”员工们有事只能起个大早堵院长。

这一规矩的形成确切说是阚全程管理时间的一种体现。行政楼的保安回忆,“从阚全程2008年正式升任院长开始,他几乎每天刚过7点就到了办公室。刚开始会有个别员工这时来找他,慢慢的这个时间段接待员工和来访人士成了每天早晨不变的内容,直到现在。”这使得保安的上班时间也提前了。

细看阚全程的个人时间,其实这已经是他一天中安排的第二件事,第一件事是六点多一些起床,步行200米后随意进入一个病房楼去视察式散步。“医院太大了,每天事情很多,我得安排好时间。”阚全程用地道的河南话描述,他希望最晚7点15分之前能通过实地查看发现医院昨天的运行情况。7点15分之后到8点之前处理好员工们的私事,8点之后他和医生们开始一天的工作。

“如果我不空出时间来处理他们的事,他们就会拿出上班的时间来办私事。”阚全程称医院的病人太多了,根本浪费不起时间。

在员工们眼里,医院就是阚全程的家。或许并非如此,阚全程无法掌舵一个上万张床位的超级医院。“医院的哪个角蜘蛛网有多厚我都能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8点30分晨会结束后,阚全程就会匆忙赶到东院区再开基建招标的会。

关于东院区的新建,阚全程介绍,这是郑州市经济、政治区域东扩,开发区内按规划缺少一家高端综合性医院,郑附一便顺利入住,规划床位3000张,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阚全程规划该院区将会类似301医院亦或协和医院这样的高端性综合医院,不再加床。

而对于医疗行业的管理者来说,卫生计生委从去年开始对医院最语重心长的一句话是“不要盲目扩张规模,不要巨资上大设备”。

今年6月份,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要对辖区内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对严重超出规定床位数标准、未经批准开展项目建设、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等级评审等审批和财政资金安排。

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组织编写《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将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标准。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在今年8月举办的中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就表示了对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的担忧。他认为“一个医院体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弄不好就走向反面,大型公立医院就像一个超级航母,管理起来非常不容易,而令人尴尬的是医院现在还在干应该政府干的事儿。”

同样作为该论坛演讲者的阚全程没有避讳大型公立医院存在的弊端,他列举了四条:医院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增大;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多点执业等问题上大型公立医院面临诸多体制问题;各类理想化的医疗政策落实不到位。阚全程表示,医院的后勤保障、医疗质量及医患关系处理等方面尽是挑战。

他给出的答案是,公立医院一方面应从内部改善管理方式,一方面积极探索医疗集团、医联体等大改革路径。

虽然阚全程对于郑附一的扩张模式充满信心,但担忧的声音也不时传来。在郑附一成为中国第一之前,华西医院因4000多长床位数而位列全国第一,华西医院也经历过一个快速扩张期。但随着其发展思路的转变,目前床位数缩减至3000多张。

“虽然床位差距巨大,但华西现在的年收入和郑附一几乎相同,约60多亿元。”中国医院协会一位人士认为,华西医院主要在重症领域,相比郑附一要务实许多。

该人士认为一个省级医学背景医院应该更多专注于重症,而不是强调数量。

如果不改变现有模式,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郑附一将迎来床位数空置的风险。

分级诊疗的其中一条红线是“90%的患者留在县级医院。”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人士透露,目前河南省农民在县级以下医院的报销比例达90%。而郑附一报销比例为40%左右,且这一政策早已推广。

“下面的医院看不了病,患者还得往上跑。”对于未来,阚全程称,“不害怕”。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