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社区卫生服务站
国庆长假终于盼来了,是不是计划好去哪里度过这7天的长假呢?
十月份的到来,高温天气也在进入了“放假”阶段,天气也慢慢转凉。从秋分开始,有“秋燥”症状的一般属于凉燥,这是因为,秋分后气温速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这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秋燥临床症状是不同的,需请医生对症治疗。
秋分以后,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秋天特殊的气候特征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复发,需要大家多加注意。【兴业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醒您秋季如何保健和预防疾病!
秋燥分温凉,疗法各不同
由于温燥是由热邪和燥邪侵犯肺部所致,应以清热润燥为主;而凉燥多由于寒邪共同侵犯肺部所致,因此除了润燥外,应吃一些温性食物,预防燥邪犯肺。
梨对热燥所引起的各种秋燥症状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梨生吃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又可滋五脏之阴。李时珍说,梨能“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可见,梨对热性病的烦渴、咳嗽、喉痛、失音、眼赤肿痛、大便不通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秋分之后,不是人人都能吃梨。,梨性寒,吃梨过多则伤阳气。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身体阳虚、畏寒肢冷、脾胃虚者,以及孕妇都不宜多吃梨。
中医认为,白萝卜温性,微辣,多汁,可行气润燥。所以,秋分后白萝卜是克制深秋“凉燥”的有效蔬果之一。
除了白萝卜外,菠菜、山药在防治“凉燥”上,同样具有卓著的功效。这些食物可在寒露之后多多进食,以远离寒燥侵扰。
秋冬交替之时,天气干燥令许多人嗓子不舒服,咳嗽随之而至。秋季燥咳也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一般以秋分为界线,秋分以前有暑热余气,以温燥常见;而中秋之后,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
怎样区分呢?其方法主要是观察舌苔。如果舌苔白,说明体内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如果舌苔发黄,舌质红,说明内热较大,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如果是寒燥引起的咳嗽,可用蒸大蒜水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取大蒜7~10瓣(小儿减半),拍碎,放入碗中,加半碗水,放1块冰糖,盖上盖子,放入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小火蒸15分钟,即可。稍凉时喝大蒜水,一日2~3次,一次小半碗即可。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好。
如果是温燥引起的咳嗽,可吃川贝(10粒)炖梨(1个),成人一次吃完,小儿用量减半,分两次吃,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防皮肤瘙痒从护肺开始
许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皮肤瘙痒,待来年天气转暖后才逐渐恢复正常。《黄帝内经》认为“肺主皮毛”、“在体合皮毛”,故治皮肤病当从肺治。
秋燥让肺最先受损,为了保证肺的功能不受影响,所以一到秋季,发干开裂的肯定是肢体末端的皮肤。因此,要保证皮肤光滑,为肺补水可说是第一要务。
从中医角度讲,多喝水虽可补水,但并未解决“气化”问题。“气化”在中医学中是个常用概念,可以理解为人体将喝进去的水吸收,并最终充实到每个细胞中去,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
所以,去燥最简便的办法不是补水,而是选择一些具有润肺功能的食物。如梨、蜂蜜、冰糖、大米、莲子、百合等都具有润肺的功效,可多吃。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及油炸、肥腻食物。
按摩相应穴位具有活血滋阴清热、改善皮肤干燥状况的作用。如位于肘横纹终点处的曲池穴以及内踝尖直上3寸处的三阴交穴。此外,经常按摩合谷穴、迎香穴,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干燥问题。
另外,也可采用鼻吸蒸汽法来润肺防燥。方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气,每次10分钟左右,一日数次。
不仅饮食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中医推拿、艾灸、刮痧、拔罐等都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排毒,调和气血,增强体质的养生方式,更好的调和体内的新陈代谢。
兴业社区卫生服务站特推出中医特色理疗:
1、推拿科:颈肩部、腰腿部、全身经络推拿
2、针灸、艾灸科:针灸、温针灸、雷火灸(局部)、雷火灸(小周天)、姜蓉艾灸局部、姜蓉艾灸(小周天)
3、拔火罐
4、刮痧
5、穴位刺络
以上项目单项不打折,双项8折,三项7折,三项以上6折。
10次治疗为一个疗程,一次性开一个疗程赠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