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家有萌宝】宝宝感冒,家长最容易走近的五大误区!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感冒生病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带着宝宝到处寻医,上午从这个医院看过后,带宝宝回家不见好转,下午又去另一家医院,有的家长甚至能带孩子一天跑三四个医院。可是你们知道孩子一天之内无法退烧的原因是什么吗?去那么多家医院到底有用吗?不要再被自己所以为的“正确方式”所误导了!


1
  误区一:频繁跑医院

案 例

男孩,3岁。早晨家长发觉孩子突然发烧39,十分着急,连忙送医院。


上午在甲医院配了退烧药,吃了不管用,下午转到市中心的乙医院,医生给予输液治疗,挂完盐水已是晚上。


回到家测体温,还是没退。深夜,一家人又闹腾着去离家较远的儿童医院看急诊。只见候诊室人头攒动,排队等候3个小时,总算轮到看病。医生问诊开方只用了3分钟,增加了两个口服药。


一天跑3家医院,配了一大堆药,最后也搞不清吃哪几个药比较好。


3天过去了,孩子的症状也不见好转,咳嗽反而加重。再次去儿童医院复诊,医生诊断为“肺炎”,住了10天院。


这次从感冒肺炎,先后折腾了半个多月,化了3000多元。不幸的是,出院后不到48小时,孩子又发热了。

医生点评


感冒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从发病到康复有一个自然的过程和规律,即使用再贵、再高档的药也不可能在一两天内痊愈。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必须等孩子自身产生足以对付病毒的抗体,这至少需要一周左右时间。


殊不知,医院是各种感染病人聚集的地方,也是病毒、致病菌和耐药菌的“聚集地”,经常带孩子往医院跑,很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增添新的病菌,从“社区获得性感染”转变成“医院内感染”,后果更严重。


频繁跑医院的另一个后果是可能会“迫使”医生重复开药、重复检查,甚至过度治疗。




2
  急于求成,欲速而不达



  • 出现感冒症状要尽早吃药?


小儿感冒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当孩子一旦出现发热或咳嗽,家长都十分焦虑,急于让孩子服药。


发热和咳嗽其实是人体对于感染后的防御性反应,人体通过发热可以调动免疫系统,增加防御能力。


研究表明,发热可以增加血中白细胞的吞噬病毒和细菌的能力,有利于更快地清除体内病菌或病毒。



  • 退热药什么时候用?


临床上使用退热药的原则是,当孩子的体温(耳温或肛温)超过39℃,同时,孩子因为发热而感觉明显的不适,如头痛、肌肉酸痛时。


或者,孩子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用退热药可以积极一点。


如果孩子精神状况良好,又没有明显的不适,既使体温略超过了39℃,也可以不用退热药。因为人体有一个自动的体温调节系统,会根据机体的需要来调节体温。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



  • 过多使用止咳药有害


同样,咳嗽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人体通过咳嗽可以清除附着在气道的病毒、毒素、异物或炎症分泌物,包括痰液。


过多使用止咳药,对机体反而不利。


如果孩子的咳嗽并不严重,不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无需吃止咳药。




3
  误区三:滥用抗菌素



  • 家长盲目要求抗菌素


感冒几乎都是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菌素并无效。滥用抗菌素现象也是相当普遍。滥用抗菌素,主要是与大众对感冒的性质和滥用抗菌素的危害认识不足,医生的治疗不规范,和家长的盲目要求有关系。



  • 滥用抗菌素的危害


抗菌素对于感冒非但无效,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助长了病菌的繁殖,加重病情。感冒后期,有部分孩子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适当选用一些抗菌素是需要的。但并不提倡,在感冒时动辄就用很高级的抗菌素。




4
  误区四:反复或超量使用退热药

案 例

某女婴,16个月。某日突然发热,家长以为孩子感冒不是大病,不去看医生,而是去药店买了退热药。按药瓶标示剂量服了两次后,热度没退。


家长自以为药量不足,又随意加大剂量,一瓶药一天之内就服完了。


第二天还有热度,又去药店买了另外一种退热药,不到两天又吃完了,热度依旧。


第三天不得不上医院。验血发现孩子的白细胞严重缺乏,医生认为可能与过量使用退热药引起的造血抑制有关。




医生点评

退热药虽是非处方药,但也并不是一种十分安全的药,会有很多的副作用。过量、过频的使用,非但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还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


如刺激胃黏膜、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影响食欲,促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还可诱发骨髓造血的抑制,导致粒细胞减少;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因此,退热药也应严格遵医嘱使用,不要盲目乱用。




5
  误区五:捂被子发汗后好得快?

  • 错!


发热时捂被子,并不利于孩子身体的散热,会使高热的孩子火上加油,体温会烧得更高,超过40度高温时孩子很容易诱发热性惊厥。所以,处理孩子的发热时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是极其荒谬的。



宝宝生病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就像上述所说,宝宝的康复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立竿见影的事情估计只能在电影或者电视中看到,而且宝宝生病你不让他好好休息而是带着她东奔西跑,如果放到我们身上,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啊!


本文来源于科学家庭育儿,转载只为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