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接近1.2亿,绝大多数为母婴传播或幼年期感染所致,基本发病过程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稳定期。免疫耐受期多表现为肝功能正常,E抗原阳性,HBVDNA高度复制,病理提示炎症纤维化程度不重。免疫清除期表现为肝功能反复异常,E抗原阳性或阴性,HBVDNA复制活跃,病情处于进展恶化,易出现失代偿性肝硬变,甚至肝衰竭或肝癌等,是我们当前治疗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阶段。其中部分患者经过免疫清除,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HBVDNA处于不可测水平,肝功能重新恢复正常,为免疫稳定期,在这个阶段,有部分患者其实已经发展成为代偿期肝硬化。而针对免疫耐受期的患者,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加强随访,暂不用药治疗,几乎无所事事。
但是,我国传统医学自古就有“治未病”的观点,从以上乙肝发病特点,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乙肝发病前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我们中医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大有作为。既然知道会发生乙肝发作,那么我们大可以事先采取阻止措施,对患者减少发病几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传统中医学观点认为,阴平阳秘是我们机体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也就是健康状态,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阴平阳秘的平衡被打破,阴阳失调的结果。据此,我们可以把乙肝发作前得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考虑为阴平阳秘的状态,乙肝发作等同于阴阳失衡。如果我们有办法使机体一直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那么乙肝发作几率将会大大降低,所以,在免疫耐受期和免疫稳定期我们可以采取调整阴阳的方法,确保免疫平衡状态不被打破,进而阻止乙肝发作。我科根据此理论结合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疗效,具体个案如下:
病例1:倒店乡女性患者,45岁,乙肝“小三阳”,间断乏力、尿黄不适1年余,齿龈舌,苔腻,脉滑,肝功提示总胆红素 70多umol/L,直接胆红素 40多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000多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00多U/L.考虑患者肝盛辱脾。经保肝降酶退黄治疗肝功恢复正常后,予以健脾化湿和胃,佐以滋水涵木,应用知柏地黄丸合清胃散加减主之,服用3月,随访5年未再复发。
病例2:伍洛镇男性患者,38岁,乙肝“大三阳”,乏力肢软、恶心欲呕、尿黄不适,平素嗜酒,舌红,苔黄,脉弦,肝功提示总胆红素 150多umol/L,直接胆红素100多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00多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0多U/L,HBVDNA 107copies/ml,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经常规治疗肝功恢复正常后,考虑脾胃湿热,肝郁脾虚,郁久化火,给予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服用5月,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3:义堂镇男性患者,19岁,乙肝“大三阳”,间断出现乏力肢软、恶心欲呕等症状,平素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稍食辛辣食物即溃疡不止,舌红,苔稍黄,脉弦,肝功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00多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0多U/L。考虑禀赋不足,肝火旺盛,保肝降酶治疗,肝功恢复正常,此后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配伍调理,服用6月,随访3年未再复发。
运用中医 “治未病”理论结合临床,在防治慢性乙肝中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真正为患者排忧解难,发挥传统医学的防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