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合肥这些八九十岁的老医生还在看病人 坦言“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不上门诊太可惜”

哪一种职业寿命最长,而且越老越吃香?在通常60岁退休后依然干得好,医生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一种。在合肥有一批年近80岁甚至90岁的高龄医生仍在坐诊、查房,且深受病人欢迎,专家号一号难求。大部分患者都对老医生十分认可,“老医生有这么多年的看病经验,看医生年纪大我就觉得安心。”

        77岁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曹恩泽听取患者的症状描述,曹老目前一周上四个门诊,每次门诊看30多个病人,一年近一万人次的门诊量。年纪八旬,如何保证如此旺盛的精力?曹恩泽表示,主要是心态平稳和规律作息,年轻时就喜欢田径运动,“我1965年创造的安徽医科大学跳远的校记录至今还没有人打破。”

    上午门诊结束曹恩泽半路又被患者“逮到”,一边走回门诊室一边和患者沟通病情。曹恩泽透露“我的患者中近三分之一都是肾衰竭,中医在肾衰竭治疗上有独特的功效,能显著延迟肾透析时间,有的患者延迟了10来年,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曹恩泽向患者叮嘱如何服药,“1995年我一手创建了肾内科,对这个科室感情很深,我的患者省内外都有,有的在我这都看了好多年病,我回来继续看门诊,一是身体还可以,另外病人也需要我发挥余热,中医在治疗肾衰竭方面还是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曹恩泽查看患者服用的药物,“患者有的药就不再开了,给患者省点钱,不少患者要长期服药,经济压力很大。来看我号的都是些疑难杂症,得耐心、细致的给病人看,专家号挂一次也不容易。”

     85岁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丁锷让患者张开双臂做检查。丁锷从医60余年,擅长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幼时母亲因患肺炎治疗无果而故,便决心学医。从17岁开始跟着当地知名老中医做学徒,随后从医60多年,对工作、对病人都有很深的感情,退休之后,接受医院的邀请继续在医院名医堂坐诊。

    细心的患者会发现丁锷的脖子上贴着一块医用胶布,其实,丁老是医生也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肾病,多病缠身。周一上午坐诊结束后,下午还要在医院里做透析。丁老的学生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昆表示,骨科的很多工作都需要丁老的指导,一些疑难病离不开丁老的定夺。

    丁锷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化验单上的数据,丁老放下不下病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致残率高又难以治愈的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眩晕性颈椎病等,西医几乎治不好,丁老能做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甚至治愈。看到一些患者四处求医无果,但在这儿治愈,是丁老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丁锷桌上的水杯一直到凉透了都未来得及喝完,“看病人就想不起来喝水了,另外喝水就要上厕所也耽误看病人。”

    78岁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韩明向为患者看病,他尤为擅长治疗老年病,认为“生命在于平衡,把握住动静平衡、饮食平衡、心态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说起中医的神奇,他举了个例子,“合肥的首例河豚中毒就是我治好的,他是国内某知名公司的总经理,当时住在安徽饭店半夜发现自己嘴唇、舌头发麻,知道自己可能河豚中毒了,紧急送入我院,市内两家大医院相关专家都到现场会诊,但大家都没有解河豚毒的经验,后来我提出用鲜芦根200g、紫苏叶30g、生姜10g,加水400ml,煎服,服药一刻钟后恶心呕吐停止,半小时后嘴麻、手麻改善,调理一周后病人康复出院。”

    韩明向“打光”查看患者的口腔情况。很多疑难杂症以及诊断不明的病患都会被介绍来看中医,韩明向介绍,”我很多患者都是各大医院介绍过来的,中医很神奇。有个阜阳的小男孩,一直说自己脑袋里有‘痰’,看了很多地方都没有看好,我采用中医的化痰祛瘀的方子,一个星期就治好了。”

       韩明向指着墙上的照片介绍他的得意门生。从事中医临床51年,他先后培养国家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6人,安徽省高徒5人,博士9人,硕士41人,香港学徒6人。“中医需要传承,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些好东西传丢了。”

    合肥退休不退岗的医生还有很多,我们采访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采访中发现他们三个共同的特点:一、门诊时间长,平均每个病人问诊时间都达到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二、作息规律,几乎每个老医生都是早睡早起的典范;三、爱看书,基本上都能保证每天至少一两个小时的看书时间。对于医术传承,老医生们总结道,“要打心里想当个好医生,多看书,希望下一代超越我们。”

转自万家热线《医界》38期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