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里,有句话叫“肺与大肠相表里”。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肺与大肠是好基友。o(* ̄3 ̄)oo( ̄ε ̄*)o
为什么这么讲呢?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有云:“肺合大肠,肠者,传导之腑。”
肺是脏属阴,大肠是腑属阳;肺为里,大肠为表,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肺与大肠之间的密切联系。
肺与大肠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
《素灵微蕴》卷四“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
肺功能正常,津液得以布散,大肠得以濡润,就像在河道里通行的小船一样,大便自然地顺流而下。
《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大肠之所以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
肺气降才能将大肠的便便排出去。所以,便秘有的时候也是肺气不降的症状,好多人本来是治咳嗽鼻炎的,吃完药大便也通了,真是有赚到。
肺与大肠病理上相互影响
《素问·咳论篇》曰:“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灵枢·四时气》曰:“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证因脉治·卷三》曰:“肺气不清,下遗大肠,则腹乃胀。”
啥意思呢?很简单。
指出了肺病及大肠的产生机制,我肺和你大肠是好基友,我病你也病,你病我也病。
临床上我们所见到的肺热腑实或大肠湿热气滞兼有肺热者最普遍,是肺与大肠同病的基本证型。
肺肠并治呼吸系统疾病
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上窍闭塞,肺热不得随涕而宣泄;体表无汗,外窍闭塞,肺热不得发越而解除;热移大肠,下窍闭塞,痰热不得下出而内闭,津液不能下达见大便秘结,终致肺失宣降,痰热闭肺,肺气不降而作喘。
通俗一点描述就是肺与大肠出问题了,表现出肺热证的症状为咳嗽痰粘、胸闷气喘、尿黄便干。
在治疗上,重在宣肺开闭,化痰降逆,清热泻火。
如果只是单纯的宣肺热,或者通肠,效果都不会太理想。肺热证要想好得快,最重要的还是肺腑同治。
而治疗肺热证,安邦制药有一剂良药:银黄清肺胶囊。
它来源于古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记录的药方: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也很简单,清气宣肺。
经过多年摸索研究,在其基础上加减制成了肺热证脏腑通治第一方:
银黄清肺胶囊的君药为炙麻黄、北葶苈子。
炙麻黄由内向外,宣发肺热。北葶苈子由上而下,排除热结。
炙麻黄与北葶苈子,一宣一降,一散一泄,清热通腑。
臣药中苦杏仁既宣发肺热,又润肠通便。
此外,方中还加入了浙贝母、枇杷叶、银杏叶、石菖蒲、穿山龙、五味子、一枝蒿、大青叶、枳实、生石膏、甘草这十一味中药,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共奏宣肺通腑之功。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来源于中医几千年的经验总结,我们要汲取老祖宗的智慧,将其发扬光大,一定不要随意摒弃哦~
推荐阅读 :
喜欢就关注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