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关注抑郁症。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遍布各个年龄组。抑郁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残原因,它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大因素。虽然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患,但是它对机体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糖尿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在第52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10%),但是不同国家间差距较大,其中孟加拉、墨西哥、俄罗斯等国有接近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受抑郁症影响,这个比例在中国是10.8%。
研究认为糖尿病不仅导致和加重抑郁症,而且抑郁症也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把糖尿病定义为“心身疾病”,患者的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往往相互影响。所以内分泌医生关注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也别忽视患者的抑郁症,别让抑郁影响了患者的血糖控制!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喻小念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次门诊接诊一位有自杀倾向的患者,61岁女性,就诊前半年脾气变差,经常疑神疑鬼,家庭关系紧张,有轻生念想,家人遂送来就医。经门诊精神心理相关检查提示,诊断为“抑郁焦虑状态”,需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询问疾病史时了解到患者有13年的2型糖尿病病史,故精神科用药需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药物,叮嘱患者按时复诊,如果症状严重,建议精神专科治疗。
一个半月后,患者再次复诊时,情绪明显改善,并主动和医生聊起了自己的糖尿病。该患者罹患糖尿病以来,一直服用各类降糖药,比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更换了多种药物,但血糖一直控制不佳,空腹高于8mmol/L,餐后血糖更高,偶尔达19mmol/L。医生也曾建议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方案,未被采纳。但是,服用改善“抑郁焦虑状态”的药物一段时间之后,随着情绪明显改善,没有调整降糖方案,血糖便控制良好,空腹血糖降到了6 mmol/L以下,餐后血糖也明显降低。
从上面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反过来抑郁又加重糖尿病病情。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不良的人群的血糖波动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Okamura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高胰岛素血症,而随着抑郁症的治疗与症状的好转,胰岛素敏感性可获得明显改善甚至糖耐量恢复。因此,内分泌医生莫忽视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焦虑等情绪也会对血糖有所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它仍不能被彻底治愈,不少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把糖尿病想象成可怕的疾病,加上日复一日的吃药打针以及饮食控制,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片面认识,导致不少患者确诊糖尿病之后心理压力很大。如果不重视生活方式干预,不严格遵医嘱,不定期复诊和并发症筛查,若血糖控制不好,疾病控制不佳,心理压力往往更大,甚至出现情绪失控、自暴自弃的情况。因此,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科普教育工作,让糖尿病患者科学对待糖尿病。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主要特点是持续悲伤,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同时没有能力从事日常活动,并且这些现象持续至少两周。此外,抑郁症患者通常还具有以下一些状况:精力减退;食欲改变;睡眠更多或更少;焦虑;注意力下降;犹豫不决;躁动;感到一无是处、内疚或绝望;以及有自残或自杀念头。
有人把抑郁症比喻成一头黑狗,这最早出自丘吉尔的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忧郁症已然成为这个世纪的隐形杀手。抑郁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这种疾病很隐蔽,除了可导致躯体病情加重之外,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而患者常更关注躯体相应的不适症状,却忽视抑郁症疾病本身导致的躯体不适反应。当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时可有如下症状:情绪低落(晨重夕轻);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慢;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喜个人独处;伴有焦虑;睡眠障碍(早醒为典型表现);性欲减退;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者也很多。如果一些躯体的不适经临床检查找不到真正的病因,而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不到缓解,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排查,及早发现抑郁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虽然抑郁症很隐蔽,且危害较大,除了可导致躯体疾病症状加重之外,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但是抑郁是可以得到治疗的,治疗办法包括谈话疗法或抗抑郁药物,也可两种办法兼用。以下内容摘自“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如果感到情绪低落或觉得自己可能会抑郁,您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同您信赖的人谈论自己的感受。
寻求专业人员(专业医生)帮助。
坚持做自己一向喜欢的活动,或者如果以前的活动不再可能,就寻找替代活动。
保持联系。常与家人和朋友联系。
按时吃饭并保证足够的睡眠。
如可能,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
避免或限制酒精摄入,并且只按专业医生的处方服药。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内分泌科|学术动态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