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辽宁药品供应不再短缺,背后“魔术师”是谁?

导读


药品短缺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人们,辽宁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于2016年5月建立了“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供应保障平台”,为药品的正常供应提供了保障。



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和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巴胺注射液去年出现短缺,今年已经恢复了供应,像这样的药品还有23种。据了解,这些短缺药恢复供应是辽宁省卫计委建立起“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供应保障平台”带来的变化。
 
  3月24日,一则“国内眼科用药丝裂霉素全国断货,千名医生签名求药”的报道引发热议,目前还未解决。近年来,一些廉价的临床必需药甚至不可替代的“救命药”屡屡出现短缺。为此,2016年5月,辽宁省建立了“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供应保障平台”。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三方都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上报药品短缺信息。掌握短缺信息后,省卫计委对于区域内小范围短缺的药品,实行县、市、省三级调剂,保障供应;对于全省区域性药品短缺,纳入全省医药储备总体规划,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机制。
 
  “原料短缺暂时停产、GMP证到期、进口药品注册证到期、未达新质量标准、企业转让或更名……”记者在“辽宁省2017年第1号药品短缺预警预报”中发现,每种药品都注明了短缺原因。不同情况下的药品短缺,省卫计委也有相应对策。
 
  “有的企业生产能力有限,要求其增加安排生产计划,承担起相应的公益责任。有的企业因原料短缺导致产能不足,督促其根据原料采购实际情况尽力安排供货。”辽宁省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6年冬,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尿嘧啶、氯解磷定等注射液出现暂时短缺。得到信息后,辽宁省卫计委督促该企业着手解决问题,平衡“盈利”和“公益”间关系,现已恢复正常供应。
 
  对于违规企业,辽宁省卫计委进行约谈,约谈后未改正者给予警告。目前,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已经收到了警告。
 
  违规企业再次发生擅自涨价或通过控销手段不及时足额供货的,将纳入辽宁省医药购销诚信不良记录黑名单,并取消该产品的中标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的中标资格,两年内不得参加辽宁省境内的药品集中采购活动,全省医疗机构2年内亦不得向其采购任何药品。
 
  截至目前,辽宁省卫计委已调查药品生产企业127家、配送企业50家,并对21家企业进行了约谈,对12家企业给予警告。因医疗机构回款不及时的,对相关医疗机构下达了整改通知。


文章来源:中工网 

原标题:辽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保障短缺药供应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