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同样时间,“第一讲堂”栏目推送了《3大尿路感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本周继续放送泌尿系统疾病的用药知识大全。废话不多说,进正题~
治疗方案一 |
代 表 用 药 |
||
药品名称 |
用法用量 |
疗程 |
|
抗菌消炎 |
2粒/次 2次/日 |
3~5天 |
|
清热解毒 |
清淋颗粒(清迈苏) |
1袋/次 2次/日 |
|
辅助用药 |
呋喃妥因 |
2粒/次 3次/日 |
治疗方案二 |
代 表 用 药 |
||
药品名称 |
用法用量 |
疗程 |
|
抗菌消炎 |
加替沙星片(加西) |
2粒/次 2次/日 |
3~5天 |
清热解毒 |
三金片 |
2粒/次 2次/日 |
|
辅助用药 |
呋喃妥因 |
2粒/次 3次/日 |
治疗方案三 |
主药 |
辅药 |
保健品 |
司帕沙星片 |
泌淋清片 |
海狗油 |
|
方案特点 |
司帕沙星片广谱抗菌,对泌尿系感染有很好的疗效;泌淋清片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海狗油补肾固本,提高机体抗病力。 |
||
注意事项 |
饮食上注意不要食辛辣刺激的东西、多饮水 |
||
顾客反馈 |
疗效很好 |
治疗方案四 |
主药 |
辅药 |
保健品 |
加替沙星 |
癃闭舒胶囊 |
破壁灵芝孢子粉 |
|
方案特点 |
加替沙星抗菌消炎,癃闭舒胶囊温肾化气,清热通淋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破壁灵芝孢子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
||
注意事项 |
饮食上注意不要食辛辣刺激的东西,多饮水 |
||
顾客反馈 |
疗效可以 |
足癣:5大成因及10组治疗方案推荐 | 病症全了解
患者心声:“每年一到夏天,我的香港脚就会发作。我涂过不少药,还试过不少偏方,如大蒜擦、在热沙子里捂、用醋熏、花椒水泡等,可是还是没好,还传染给了家人!”
脚气虽短期内对身体没有太大的伤害,但容易导致自身或家人感染,所以治疗足癣也是刻不容缓的。此病四季都可发作,何时才是最佳治疗时机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涂抹外用药,还要坚持口服药,才能减少该病复发。下面就来具体说说。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感染到对侧。外在表现以水疱为主,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
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
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
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等。
共用拖鞋、浴巾等卫生用品传播。利用公共洗浴设备的人群如矿工、运动员等为高发人群。此外还可在家庭内传播。
足癣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剧痒。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
常见的类型
指(趾)间糜烂型。
小泡型。
鳞屑型。
增厚型。
注意:
各型足癣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来说、增厚型每至秋冬气候干燥时、皮肤显得更加粗糙、极易出现皲裂。
前三型夏天较重、冬季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或痊愈。
治疗足癣最基本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切忌胡乱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常用的药物:达克宁软膏、克霉唑霜、复方土槿皮酊、韦氏溶液和足癣散等。
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
治疗过程:
第一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
第二步,外用油剂或粉剂如脚气粉等。
第三步,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皮肤角化增厚严重者
治疗过程:
第一步,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
第二步,用抗真菌药。
皮肤角质化者
治疗过程:
第一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
第二步,用抗真菌药。
皮肤干裂明显者
治疗过程:
第一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如皮康王软膏)。
第二步,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
第三步,用抗真菌药。
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
第一步,用3%硼酸溶液浸泡。
第二步,选用抗真菌霜剂(如联苯苄唑乳膏)。
足癣合并细菌感染者
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
用药过程:
第一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
第二步,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注意事项:此类药物效果好,但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反应,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1. 水疱型:花椒20g、乌梅25g、明矾20g、苦参30g、五倍子20g、生大黄30g、黄精15g、荆芥10 g。
2. 糜烂型:大黄30 g、黄芩30 g、黄柏30 g、黄连10 g、苦参20 g、五倍子20 g、苍术30 g、防风30 g、细辛15 g、土茯苓30 g、蛇床子10 g。
3. 角化型:大黄30 g、白藓皮30 g、黄精30 g、丁香8 g、白芨30 g、地骨皮30 g、荆芥30 g、马勃8 g、明矾15 g、冰片6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