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李斌:家庭医生签约成医改成败关键!要学就学“上海模版”!


“截至2016年底,全国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圆满完成2016年度工作任务目标”。4月13日,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海现场推进会上,国务院医改办主任李斌透露。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要扩大到 85% 以上地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 30% 以上,重点人群达到 60% 以上。签约服务被列为2017年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


家庭医生签约已是推进分级诊疗必经之路

 

昨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上海市召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深化医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推广上海等地区经验,进一步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李斌指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将是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推手。让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从治病向“前兆治病”转变,降低社会总体医疗支出。另外,通过社区家庭医生制度上下转诊,形成分级诊疗,将减少患者就诊的盲目性和对大医院的“权威崇拜”,缓解大城市、大医院的看病难的问题。 


6步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李斌充分肯定了上海等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经验要求各地从6个方面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合理制订签约服务包,做实内容。强化签约服务内涵,制定适宜的签约服务内容,合理设定签约基础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

 

二、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加强考核激励。充分调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加强考核激励,拓宽家庭医生职业发展路径。

 

四、通过优质服务和差异化政策吸引群众主动签约。强化签约服务对群众的吸引力,在就医、转诊、用药、技术支持等方面,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同感,通过优质服务和差异化政策吸引群众主动签约。

 

五、充分发挥医保支撑作用,拓宽签约服务筹资渠道。强化签约服务政策支持,合理确定签约服务费,充分发挥医疗保险支撑作用,拓宽签约服务筹资渠道。

 

六、建立互动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强化签约服务信息化支撑,建设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上级医院的互动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上海模式将向全国推广

 

推进会上,李斌要求今年全国各省市都将推广上海等地经验,县域君已经按耐不住鸡冻的心要为粉粉们献上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解析啦!

 

“1+1+1”的医疗机构组合自由就诊

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为路径,老百姓可以选一个社区中心的家庭医生,在全市范围里选一家区级医疗机构,再选择一家市级医疗机构,从而形成一个“1+1+1”的医疗机构组合签约。签约后可在医疗机构组合内自由就诊。

 

3种形式共担签约服务费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3种形式共同分担。居民在家庭医生处可以享受到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调整的基础上,初步实现家庭医生首诊、有序转诊与卫生经费的有效管理,居民就诊、转诊将更加顺畅,提高就医费用有效利用。

 

享受预约优先转诊

居民与家庭医生一经签约,即可获得数项相关“实惠”,包括,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服务;可通过预约方式优先获得家庭医生门诊服务;并可通过家庭医生绿色转诊通道优先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帮助预约会诊专家,提高会诊效果。上海将搭建市区统筹的转诊平台,要求市级医疗机构就诊、住院资源优先向家庭医生转诊患者开放。

 

医保报销比例更高

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

 

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筛查自选

在家庭医生指导下,签约慢性病居民可在一次配药量、配药种类上享有更便捷的政策;对65岁以上签约老人,可免费获得健康筛查自选项目,并由家庭医生根据筛查结果制定并实施后续干预指导方案。

 

规范健康管理,完善电子病历

在服务模式上,上海将丰富与规范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内涵,包括,建立与完善基于电子病历的居民健康档案,逐步让上海每一位居民都有一份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重点加强疾病的高危筛查与早期发现等。

 

放宽条件,提高家庭医生待遇

薪酬分配上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提高社区高级职称比例(从3%-5%提升至5%-10%),评审中适度放宽学历、科研项目等条件,强化具有社区特点的技能、业绩考核。


“签而不约”如何解决

 

去年6月,《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各省市也密集发布地方政策,力争在剩下的一年时间中,完成国家医改办的目标。从时间来看,上海、杭州、北京是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政策较早的试点地区,但是由于之前的政策多为地方政策,在医保配套、家庭医生激励制度上并不明确。同时,家庭医生的签约率高,使用率低是被人诟病的地方。“签而不约”,是之前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真实写照,信任问题是家庭医生制度的最大短板,“三甲”医院仍然是各地居民的看病首选。 


截至目前,各省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如图所示:



李斌指出,签约服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央的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医疗资源、服务能力等差异较大,签约服务进展存在地区、城乡、服务不平衡问题。二是宣传不到位。一些地方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政策不熟悉、不了解,特别是年轻人、身体健康人群的知晓率还比较低。三是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基层医生学历、职称水平偏低,群众信任度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保障政策不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在接受县域君采访时也表示曾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尝试,但在执行过程中的确遇到难题,首先绩效考评方面是一个难点,其次医生资源、服务能力有限,签约人数多了服务不过来,签约人数少了医生不够用。如果全国有成功的样板可以做为参考,一定会去学习。史家明认为,医院、社区要真正做实做好这项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广大铁粉们多多在评论区留下你们宝贵的想法哦!


投稿邮箱

【zgxyws@y-lp.cn

欢迎来稿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