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文丨妈妈育儿助手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苦恼:“孩子见到我,很好怕,也不喜欢和我说心里话”“我总是为孩子着想,孩子却嫌弃我太唠叨。”父母付出很多,却不得到孩子的认可。
而孩子总是认为,妈妈的要求高、爱责备,而且管束又多多,然而爸爸比较宽容、幽默,我们传统的“严父慈母”现在被颠覆。其实妈妈过分的强势,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不好的影响。
爸爸强势点,妈妈要温柔点
对于11岁的涛涛来说,妈妈什么事情都管,不许放学后出去和同学玩 ,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假如他没有遵守,妈妈就会狠狠地训斥。涛涛的日记里,“母老虎”、是妈妈的代名词,笼中困兽则是自己,希望有一天可以逃出去。
温柔、有涵养是涛涛爸爸的性格,不怎么强势。有很多情况,爸爸本来想支持涛涛,总是看到妈妈就蔫了。涛涛总是想:妈妈总是说为了我好,真希望她别为我好,也别再管我就好了。
爸爸教育缺席,妈妈无奈强势
晶晶的妈妈说,以前没意识到晶晶这么害怕我,当有一天老师给打来电话说,晶晶给同学钱,用来买通同学作弊,着才意识到女儿非常怕她,害怕妹考好受妈妈责罚。晶晶的妈妈表述:她没办法,晶晶的爸爸工作忙,晶晶的学习她全权负责,害怕惯坏她,不求上进。她对晶晶这么严厉,想让晶晶要出人头地。
虽说“严母慈父”有弊端,也不是说“严父慈母”就一定好。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多参与孩子的教育,使孩子获得相对平衡的父爱和母爱。同时父母要注意,回家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回归父亲、母亲、妻子、丈夫的家庭角色,不把社会身份和压力带回家。“关键还是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做父母,学会如何做个好父母,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最理想的家庭教育。”
父母如何正确有效的参与教育孩子
1、“严父慈母”虽然不一定好,它也有弊端,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大问题上,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要参与其中,让孩子同时感受到父爱和母爱。
2.需要父母注意:回到家,马上调整心态,回归家庭角色,千万不可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父母”这个特殊的职业,更是需要虚心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达到理想的家庭教育。
3.好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很多妈妈懂得宠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所以就化身“严母”,而爸爸没时间陪孩子,心理亏欠就成了“慈父”。
建议教育中的主导者妈妈们,在孩子作对事情,尤其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给孩子以肯定,并且大胆的进行表扬,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不能一味的斥责,必须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孩子打心眼里认识到错误所在。而爸爸不能因为陪孩子的亏欠,进而宠溺孩子,教育孩子时也必须明是非,错了狠狠地批评,对了奖励,做到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