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看中医的朋友会场听医生说起一味中草药---甘草。甘草具有一定的甜味,这也是名字的由来。甘草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在我国千年之前就已经入药治病。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同时也是较为常用的药食同源的中药。
甘草,又名甜菜、蜜草、美草、国老草等。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主要生在我国的西北部干旱地及乌拉尔山区。
中医认为:甘草性甘,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甘草始载于《本经》。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中医理论下的甘草可以分为:1、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甘草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会导致水钠潴留、排钾、升高血糖,因此和下列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首先是强心甙(如地高辛),甘草可引起低钾血症,增加机体对强心甙的敏感性,易诱发强心甙中毒。其次,不宜与利尿剂合用,因为水钠潴留可减弱利尿剂的效果。同时速尿及噻嗪类利尿剂也有促进钾排泄的作用,合用可引起或加重低钾血症。另外,甘草和其他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合用还可能增加溃疡发生的危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酸等三萜皂苷和甘草素等黄酮类。甘草酸、甘草甜素能调节免疫。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均有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镇静、保肝、解毒、解热、抗炎、抗心率失常、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甘草素、甘草苷和异甘草苷元有解痉、抑制胃液分泌、抗溃疡作用。甘草次酸钠有止咳、消痰及降低呼吸道阻力作用。甘草多糖、甘草酸、甘草次酸合用可共同发挥抗单纯疱疹病毒、抗腺病毒、抗菌、抗病原虫、抗肿瘤等作用。
在药膳中甘草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甘豆汤:炙甘草6克,黑大豆50克,生姜7片。制作时,将甘草、大豆、生姜同放入钞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大豆熟烂,拣去甘草、生姜即得。有益气养阴,降逆和胃之功,可奏脾肾双补,安中健胃之效。用于中、老年人日常保健为佳,其中若常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恶食生冷,食欲不振,时有恶心者用之尤宜。建议每日1剂,连服1-2周。
甘麦大枣汤:生甘草6克,大枣(去核)6-10枚,浮小麦30-60克。将甘草、大枣、小麦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煨煮至小麦开花,拣去甘草即得,饮时可调味。此汤有益气养血,清心安神之功,可奏安宁神志,除烦抑躁之效。尤宜用于更年期妇女中常见心烦难眼,夜寐多梦,躁动不宁等现象者,亦可用于心阴不足,虚热扰神所致的夜寐不安,频频惊啼等现象的婴幼儿。建议每日1剂,分次食麦枣饮汤,可连续服食2周。(根据资料整理,有不妥之处连写更正或删除。具体使用请与中医师咨询。)
为了更好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为广大的种植户、种植合作社提供中药材从种子选育、种植规划、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中小微联盟将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材总公司、北京大学资源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拟定于2017年6月在贵州开展针对中药材的产业技术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将由中药材权威机构颁发培训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