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通缉】胃病在逃患者—打响全诚保胃战

病因

胃痛病因较为复杂广泛,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洁(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

以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主要病因:

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4、脾胃素虚。

病机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大源。

以通为用,和降为顺,不宜郁滞。胃痛病因虽多,但基本病机是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并见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

诊断要点:

1、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可表现为胀痛、刺痛、灼痛、隐痛、剧痛、闷痛等不同性质;

2、常伴有脘腹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食纳减少等胃失和降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起病急或缓,多有反复发作史,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如饮食失调、情志刺激、劳倦过度及受寒等因素有关。

辨证要点:

1、辨虚实;2、辨寒热;3、辨气滞血瘀。

治疗原则

理气和胃止痛

治症分类

1、寒邪客胃证:

症状:胃疼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热饮,有感寒或食冷病史,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阻遏阳气、气机郁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

中成药:良附丸、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香砂养胃丸。

2、饮食伤胃证

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蚕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有暴饮暴食病史,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壅阻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

可选中成药: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开胃山楂丸。

3、肝气犯胃证

症状:胃脘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遇怫忧烦脑则痛作或痛甚。嗳气失气则痛舒,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柴胡舒肝丸、舒肝和胃口服液、沉香舒气丸、胃苏颗粒、左金丸等。

4、湿热中阻证

症状:胃脘灼痛、吐酸嘈杂、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口渴不欲饮水、小便黄、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

症状: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疼痛延久屡发,食后加剧、入夜尤甚,甚或出现黑便或呕血,舌质黯或见瘀斑,脉涩;

证机概要:淤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复方丹参片)。

6、脾胃虚寒证

症状:胃脘隐痛、绵绵不休、空腹痛甚得食则缓、脾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神疲倦怠、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

证机概要:中焦虚寒、胃失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

中成药:香砂养胃丸、良附丸、小建中颗粒。

7、胃阴不足证

症状:胃脘隐隐作痛、有时嘈杂似饥或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无力;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润降失司;

治法:养阴益胃;

代表方:益胃汤。

附:吐酸:

1、热证:蚕酸时作嗳腐气秽,心烦口苦。用左金丸;

2、寒证:香砂六君丸;3、食滞:保和丸。

附:嘈杂:

1、胃热证:温胆汤;2、胃虚证:四君子汤(丸)3、血虚证:归脾汤(丸)。

健康指导

1、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胃病发病率较30年前翻一番,胃癌发病率也迅速增加、胃癌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仅为37%,早做内窥镜检查,精神压力等因素成中青年胃病高发主因;

2、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胃病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粗糙多纤维食物、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

3、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恼怒等,良好的心态就是健康的开始。

END

医药科普百姓健康咨询宝典

动态 | 医药 | 科普 | 健康

长按,识别二维码,把健康带回家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