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医·情暖
“李大夫,您好!我是患者王先生(化名)的女儿,去年4月26日,您接诊了家父,虽然最终未能留住老人,但您对病情的准确诊断、专业分析及人性化的处理,仍让我们钦佩并心存感激,一年来时刻惦记着感谢您,无奈情绪难抑……”
2017年4月27日一早,郑州人民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李伟医生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究竟是怎么回事,时隔一年后,患者家属仍心心念念着这位管床医师?
78岁老人多个器官
亮起“红灯”!
去
年4月26日,78岁的王老先生,在家吃元宵的时候,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症状持续不能缓解,被紧急送往郑州人民医院。
王老先生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嗜睡的状态!接诊的医护人员在从患者家属的口中得知,老人平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样的状况对于老人的病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王老先生的肝脏、肾脏、心脏都有明显的问题!而且快速筛查后的结果显示,老人的凝血功能也存在异常!考虑到老先生属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送到了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当天,正好是我值班。”李伟医生回想起当时的诊疗情况。
一天里反复沟通
医生与患者家属共同面对病魔
在
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由于病情过于严重,为了避免增加感染风险,每天只有固定的一段时间家属才可以进行探望。
与亲人的隔离,带来的往往是患者家属的焦虑与不信任,怎样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怎样获得家属的认可,也是重症单元医生的一门基本功。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里,很多患者家属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所以就要求我们一次一次的给家属做讲解,让他们认识到这种病状的严重性!”为此,李伟医生给自己定制了一套“规定动作”。
每天查房后,李伟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来到急诊重症监护室的门口,和患者家属聊上几句,让他们第一时间清楚的了解到患者的情况和治疗方案。等到下班前,他再去见一下家属。患者一点点的情况变化,无论好坏都要告知。即便是家属对诊疗方案签字确认后,这个沟通也会持续进行,让家属确信医护人员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与他们并肩面对病魔!
正是李伟认真负责的态度,平复了王老先生一家人的内心焦躁,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很快,经过两天半的救治,王老先生的病情得以稳定,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虽然,患者最终仍然病重离世,但给患者家属带来的暖心,仍然深深感动着患者的家人,这才有了一开头的那条短信。
面对生命
更多的是敬畏
在
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叫特鲁多医生,他的墓志铭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王老先生女儿送来的锦旗
作为一名医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还有患了疾病的人,甚至包含患者的家属。很多时候,人类在疾病面前无能为力,但是,怀揣着身为医者的真诚,尽可能的为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帮助和安慰,最终为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的将是春风十里。
时光流逝了生命,却不曾带走真情!
供稿:急诊科 李芝明
编辑:张浩 余华
图片:张浩
精彩推荐
郑医•荣誉 | 郑州人民医院刘亚杰护士长当选2017“河南最美护士”
郑医•事迹 | 贾美云:25年护理路,使她成为患儿家属心中的“最美妈妈”
按二维码,
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