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预防|看透冬春交替真相,有效避免感冒侵扰!


冬去春来,万物都在等待复苏的最佳时机,包括我们并不欢迎的换季疾病,感冒便是其中之一。

春节刚过,气候有所回暖,时升时落的温度让人措手不及,感冒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季节交替时医院感冒患者明显增多是年年都有的现象。


到底是什么引发了感冒

今年冬季感冒患者较往年同期在数量上有一定增加,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2016-2017年冬季较往年相对暖和,但气温浮动较大,加之气候干燥,空气流通不畅,为感冒发病创造了适宜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尤其是在春节前后,合家欢聚,人们在饮食上多肥甘厚腻、辛辣刺激食物,容易导致内热产生。再加上过节期间人们或是熬夜应酬或是宅在家中补觉,身体从平时相对规律的工作状态一下子进入或过劳或过闲的“劳逸失调”状态,而过劳、过逸都会打乱身体作息常态,造成抵抗力下降,甚至出现“节后综合征”,这样的人更容易着凉,从而引起伤风感冒,这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寒包火”。


对于年轻人甚至孩子来说:体内有热是根本,再加受凉是诱因。对于老年人来说:感冒是因为基础病多,体质弱,造成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着凉。


得了什么类型的感冒


感冒一般分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多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流行性感冒也就是流感,又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容易引起流行


普通感冒起病相对较慢,有咽干、咽痒、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一般5到7天便可缓解或痊愈;流行性感冒则症状相对急重,还伴有高热、头疼、全身乏力,关节酸疼等明显特征,发烧一般会持续2到3天甚至更久。

流感多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暴发流行。所谓“气候反常”指“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起病急骤,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流感传染迅速,易入里化热,合并他病。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需积极治疗。经过临床观察,我国北方地区流行性感冒多具有表寒里热的特点,临床从表寒里热论治流感同时,配合解毒化湿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有时候感冒吃了药不见好反而症状加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还要从对症用药说起,中医对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分,中成药治疗感冒自然也分针对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不区分感冒的类型盲目吃药,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疗感冒可能还会加重感冒症状,延长感冒病程。


风寒感冒指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患者往往怕寒怕风,咳嗽多痰,鼻塞流清鼻涕,无舌苔或薄薄白色舌苔,全身酸痛,其主要特征是怕冷畏风。风热感冒则是由风热犯表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重,咽喉肿痛,多黄色鼻涕,舌边泛红,易口渴喜冷凉饮品。

针对风寒感冒应选用首要功能为疏风散寒的药物,而针对风热感冒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但是临床复杂之处在于很多非专业人士对于风寒还是风热常常分辨不清,所以经常会出现风寒感冒用双黄连、板蓝根的情况,导致“雪上加霜”感冒不容易好,这个时候就得及时就医了。


怎么做可以摆脱感冒

感冒的病程可分早期、中期、恢复期。感冒早期,各种症状相对明显,包括发烧、咽喉肿痛、鼻塞等;感冒中期,发烧症状有所缓解或基本消退,会出现热退咳存或热降咳存,此阶段主要为咳嗽,或干咳,或有痰,常常伴有嗓子痒不舒服,这个阶段现在逐渐被认识,被称为“感冒后咳嗽”;到了恢复期,感冒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是还会有余热未清,口干等症状,此时如灶膛火星还需要“除热务尽”,尤其不能肥甘厚味助长内热,导致感冒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这就是医圣张仲景提出“损谷则愈”的道理。



除了正确认识感冒发病全过程分阶段区别用药,在感冒前期我们还可以自行选一些小药材,加速感冒病程变换,快速有效治愈感冒

针对风寒感冒感冒前期可以以香菜、葱白或生姜煮水服用,达到解表散寒的作用。针对风热类型的感冒,可以选用板蓝根或直接服用双黄连、感冒退热颗粒等中成药。


上工治未病,比起亡羊补牢,我们更要注意未雨绸缪,《黄帝内经》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强调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凝聚正气,邪难侵正,自然能抵御疾病的侵袭,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少食辛辣,适当运动,都可以提高防御感冒等疾病的能力,同时,在感冒盛行的季节,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或是流行感冒频发的地区,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最大程度降低感冒风险,保护自己。


  提   醒

很多人认为轻微感冒不用吃药,扛扛就过去了,这种想法并不值得提倡,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抵抗力不同,同样面对感冒,身体强壮者也许稍加注意,感冒病程就能很快结束,身体痊愈快,而一些抵抗力不强正气不足,尤其是小孩和老人,不及早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感冒还请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治疗。


来源:人民健康网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