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7 10:26:42来源:玉溪网
" 以前到卫生院看病,没几个医生,连化验、检查也做不了,只能到县医院或市里的医院去,太不方便了。现在,县里的医生都来我们卫生院了,服务水平提升了,大家都愿意来这里看病。"说起小街卫生院实施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后的变化,在卫生院看病的峨山县小街街道大维堵村三组的普玉学满意地说。2012年峨山县小街卫生院由县人民医院托管运行后,实现了行政、业务、财务、信息化等9个统一管理,改善了就医环境条件,彻底结束了过去"零处方、零病人"的瘫痪状态。
小街卫生院的改变,是近年来玉溪医改给群众带来的众多红利中的一个部分。事实上,2015年被列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后,玉溪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玉溪特色,不断把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在信息化建设、药品耗材采购、城乡医疗整合、DRGs付费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继续探索创造玉溪经验,深化"医改玉溪模式",形成了改革高地效应,得到了国家财政部、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助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登录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系统,群众就可查询自身健康信息,直接参与健康管理;医生在诊疗时可以查阅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掌握患者既往病史、医学影像、检验检查等,为科学诊疗、合理用药提供详实依据;公共卫生管理者可以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适时管理,绘制区域疾病谱,对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拟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在玉溪,从2010年开始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正在每一个医疗环节释放。
卫生信息化建设怎么建?我市制定了《玉溪市卫生信息顶层设计暨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即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发涵盖6项医改重点任务的应用软件,着力建设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综合业务数据库,建设全市虚拟卫生信息专网,构建卫生信息标准和安全防范体系,搭建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在此过程中,遵循"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坚持需求导向、分期实施建设;部门联合共建、实现优势互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安全"的原则,按照村到乡镇再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顺序,依次推进实施。在此基础上,以市人民医院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中心开花",辐射带动全市全面建设。
经过近6年努力,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区域卫生云平台和区域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系统、居民健康自助服务系统"一中心、一平台、三大应用系统"。通过搭建好卫生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让大数据在医疗卫生中惠及更多群众。2012年9月,我市在澄江县开展试点,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市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已上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6个,综合上线率96%以上。每天登陆市级卫生云平台工作的医务人员达5000多人次,基层医务人员使用系统年均诊疗近500万人次、入出院2万多人次、结算费用超过6亿元。基本覆盖90%以上的新农合参合人群,整体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覆盖。同时,我市还加快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标准改造。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城市通过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并基本上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联互通格局。
公立医院药品联合限价采购破解"看病贵"
2017年1月1日起,我市启动实施公立医院药品集中联合限价采购,通过改革药品采购渠道和机制,压缩药品价格水分,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这是我市在医改过程中,继取消药品加成、推行DRGs付费改革、实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之后,破解群众"看病贵"所采取的又一关键实招。
针对当前全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过宽、用药不统一和不规范、用药选择随意性大的问题,我市在药品采购过程中着力压缩用辅助用药目录,规范医院及医生药品使用选择行为。在采购时兼顾药品价格质量,创新药品采购机制,确保广大患者用上好药、便宜药。通过计算机评审辅助软件和专家评审,以综合评分高的为确标品规,确保了各级医疗机构对不同价格和质量层次药品的需求。在流通环节,推行"两票制"切实降低虚高药价。确定由注册在玉溪的药品批发企业承担配送,并鼓励市外企业到玉溪注册公司,与本地企业采取联合入股、购买、兼并等方式参与玉溪药品的配送。在资金结算方式上有所创新,由市医保中心直接与配送企业进行药款结算,缩短结算时限,减轻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运转压力,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降低药价带来了空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益,使医院在采购药品时真正实现只管"点菜",不管"买单"。
据了解,公立医院药品联合限价采购启动以来,药品配送结算平台系统运行平稳,保证了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使用和配送企业的费用结算。通过和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价格比对,结余1739.36万元,平均降幅20.36%,降幅十分明显,逐步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
市、县区医院人满为患,而乡镇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前来就诊的人寥寥无几。这一状况,在我市推行在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后得到了改变。医改过程中,我市出台了《玉溪市开展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成立了玉溪市开展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529"管理模式,由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托管,即"5个不变"(资产归属不变、独立法人不变、卫生院功能不变、财政支持政策不变、职工身份不变)、"2个对等"(权利与责任对等、投资与受益对等,托管期间,医院新投资形成的资产归医院所有,新增资产属国家投入的归被托管卫生院所有)、"9个统一"(统一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绩效考核、村卫生室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管理、人员培训、信息化管理)。
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区的17个县级医疗机构与4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实行整体托管,一体化管理的县区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达到64.18%。截至2016年11月,托管单位下派1085人次,所托管单位上派进修学习534人次,被托管机构新开设服务项目100余个(项)次,被托管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激发了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与2014年同期相比,被托管的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均出现增加,基层群众能就近就便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实际问题。
DRGs支付方式改革增强医保基金可持续性
在医改过程中,DRGs支付方式改革成为玉溪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到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PPS)方式的转变,让医保支付这一改革牛鼻子的作用不断凸显。据统计,2016年全市医疗费用增幅为9.11%,其中实行DRGs付费的9家县区人民医院医疗费用增幅为5.2%,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9家县区人民医院次均费用由2015年的4131元降至2016年的3630元,低于全省同级医疗机构4221元的平均水平,医保基金控费效果初步显现。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玉溪市把DRGs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核心工作高位统筹推动。成立DRGs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组,结合玉溪实际制定了DRGs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结算管理办法、分组与权重明细,从制度上规范了工作路径,确保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和体现玉溪特色,自主研发了玉溪市DRGs-PPS付费系统,将新农合最先纳入DRGs支付方式改革。经过近一年的探索,2017年1月起,全市10家人民医院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均纳入DRGs付费结算。
" DRGs付费对医院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进一步激发了医院自身活力。"多名推行DRGs支付方式改革的公立医院负责人表示,通过改革,促进了医院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改革也促进医院提高了病案质量,规范了临床路径,医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医务性收入占比持续提高。目前,9家县区人民医院基金支出由2016年超支917万元扭转到2017年一季度实现结余545万元,医院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2016年,9家县区人民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19项,为31873人次提供新业务、新技术服务。医院诊治病种数量也得到极大提高,华宁县人民医院病种数由2015年的622个提高到2016年的865个,通海县人民医院由674个提高到810个,更多的患者留在了县域内就医,有效实现了分级诊疗。(玉溪网记者 李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