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北方人注意:“候鸟”式生活未必健康,小心你的血压!



当前,高血压已成为国人心血管病头号危险因素,并上升为全球疾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死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病人高达50%,并且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逾千万人,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3亿。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人体血压更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由寒冷时节所致的顽固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但寒冷作为健康的重大“杀手”常常被忽视。

记者在世界高血压日到来之际采访了黑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热衷于“候鸟”式生活,冬天离开凛冽的北方,成群结队到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避寒,春夏时节再度“北归”。殊不知,在一南一北的旅途中,人为的气候环境的改变,往往出现乐极生悲的局面。



以三亚为例,这个迷人的城市地处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区域,寒暑变化不大,年均气温23.8℃。然而在秋冬季节由东北、华北和西北来三亚居住、旅游或度假将会在数小时内跨越2个或以上不同气候带,迁徙前后两地温差达 25℃—55℃,这种“过山车”般的温度巨变,极易引起身体不适,造成血压的波动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突袭。


有学者在描绘心血管疾病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U、V、J型)发现,当U型曲线温度低于冷温度阈值及高于热温度阈值时,心血管病死亡率就会“水涨船高”。与寒冷不同,高温可直接导致心血管病人死亡,寒冷只是间接起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则显示,温度波动比气温本身对脑梗发病率、死亡率的影响更大。田野解释说,温度变化会引起血压变化,血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实验表明,当室外气温大于10℃时,温度每上升1℃,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0.4和0.28毫米汞柱,一旦因“热应激”骤然升高人体温度,即可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30%,极易酿成脑梗的风险。



一项慢性病研究曾分析了我国10个地区的数据,这10个地区的血压水平总体呈季节性变化规律,但不同地区收缩压的季节性差异仍有所不同。如浙江省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16毫米汞柱,海口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4毫米汞柱,哈尔滨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7毫米汞柱。


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不仅与血压水平息息相关,也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所累计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关联。有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衰相比,心梗引起的心衰更易受气温的左右,冬夏季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3%,二者相差悬殊。研究人员还发现,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季节性变化,冬季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夏季增至41%。


新近一项来自15个大城市、包括1936116个心血管疾病死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病例中,17.1%归因于温度气候,其中15.8%是由于寒冷所导致的死亡,1.3%是因炎热引发的死亡。



暴露于极端气温之下可诱发血压、血液黏稠度、胆固醇和心率显著变化。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易受极端气温影响的人群亦不断增多,并且增大了未来的疾病负担。田野指出,人是最为严格意义上的恒温动物,核心温度(指心脑肺等主要脏器温度)通常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范围内波动,极端情况时可向上浮动正3℃达40.5℃,向下则只有负1℃至36℃,超出这个范围生命活动将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可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还有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年轻人,脑出血的发生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在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田野解释,由于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处理突发情况能力有限,突发温度变异会带来人体相应变化,例如血胆固醇、心率和血小板黏度均增加,则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一日内较大的温度变化可致人群中出现超额死亡。


田野给出的忠告和建议是:准备秋冬季由温带或寒带到热带居住、休闲旅游的中老年人,在出发前需全面接受体格检查,长途迁徙可减少温差造成的心血管意外,有脑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者应遵从医生意见。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