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注意!别让你的执业医师考试毁在实践技能之中医篇

星恒教育2017年马老师提醒:今日5月26日,距离技能考试仅剩21天!距离笔试考试仅有87天! 特推出以下辅导班课程:
1)技能无忧班:398元,直播加重播,不过全额退费。

2)笔试强化班:880元,包括技能,送题库,可反复观看,手机随时学习
大家没有报名技能班的赶紧联系我!

马老师电话同微信15538955609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六月就开考了,只有通过了实践技能考试,方可参加笔试综合考试。所以无论如何技能你必须过,为此马老师给小伙伴们准备了各个专业技能考试最牛B的资料

中医实践技能临床答辩之25个必会题目

1、 舌苔的望诊包括什么内容?黄腻苔主何证?

舌质舌形舌苔 湿热内蕴 食积化腐 痰饮化热

2、 按肌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寒热、润燥滑涩、肿胀、疼痛、疮疡

3、 如何按虚里?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暴露胸部;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感觉动气的强弱;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

4、 如何望舌下脉络?

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颚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颚,,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暴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

5、 如何进行望舌质?

自然光下,自然缓慢伸舌,观察舌色、舌的形质、形态以及舌下络脉四个部分。

6、 试述胸痹心血瘀阻的主症、治法与方剂。

疼痛剧烈如刺,痛有定处,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以心胸疼痛,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而且痛引肩背为主症。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7、 消渴上消的主症,治法、方剂。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

8、 试述肾虚腰痛的主症、治法、方剂。

主症: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偏阳虚者,喜温喜按,少腹拘急,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心烦少寐.日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代表方剂: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

9、 简述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10、简述气滞痰郁郁证型的主症、治法与代表方剂是什么?

咽中不适,如有异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饮食自如,并随情志变化或轻或重,胸胁胀闷。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气解郁。

方药:主方半夏厚朴汤

11、简述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区别。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多属邪实正虚

12、胃痛肝气犯胃的临床主症,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主症: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喜长叹息,得矢气、嗳气则舒,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

13、简述风湿热痹的主症、治法、方剂。

主症: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患者多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烦闷不安等症状。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汤加桂枝汤

14、试述胃痛饮食停滞的主症、治法和方剂。

胃脘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矢气及便后稍舒,吐后痛减。

兼症: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脉滑舌苔厚腻。

治法:消导和中。

方剂:保和丸。

15、治疗头痛如何选择引经药?

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疼痛部位:头后部)

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前额部及眉间)

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头两侧连耳部)

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顶部)

16、舌质的望诊包括什么内容?齿痕舌主何证?

观察舌色、舌的形质、形态以及舌下络脉四个部分。脾虚、水湿内盛。

17、根据脉诊部位可将脉诊分为哪几种诊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

遍诊法: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三部诊法: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寸口诊法: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

18、试述湿热痢的主症、治法与方剂?

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19、试述脾阳虚衰阴水水肿的主症、治法和方剂。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

20、试述心肾不交不寐的主症、治法与方剂?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21、简述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的鉴别?

中经络 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胡、迷蒙,伴见肢体不用。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身体重倦)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22、简述咳血与吐血的鉴别?

病位不同:咳血在肺与气道,吐血在胃与食道。

血色不同:咳血鲜红,常伴泡沫痰液;吐血紫暗,常混有食物残渣。

伴随症状不同:咳血之前多伴有喉痒、胸闷,血随咳嗽而出;吐血伴有胃脘不适、恶心等症,血随呕吐而出。

出血后症状不同:咳血常持续多日的痰中带血,但大便不黑;吐血无痰中带血,但大便黑色。

旧疾不同:咳血常有咳嗽、肺痨、喘证或心悸等旧疾;呕血常有胃痛、胁痛、黄疸、臌胀等既往史。

23、简述暑湿感冒的主症、治法、方剂。

主症: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

兼症: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

苔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清暑祛湿解表。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24、简述阳黄与阴黄的辩证要点。

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身目俱黄,黄色鲜明。热重于湿,伴见腹部胀闷、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湿重于热,伴见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胆腑郁热,伴见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滑数。疫毒炽盛,发病急骤,其色如金,皮肤瘙痒,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

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寒实阻遏证见脘腹痞满,神疲畏寒,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脾虚湿滞伴见肢软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细。

25、简述数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见于热证、里虚证。

2016中医实践技能80穴位总结



穴位 定位 主治 操作
尺泽 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1肺系实热证2肘臂挛痛3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孔最 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1肺系病证2肘臂挛痛。 直刺0.5~l寸
列缺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1肺系病证2头项部疾患(头、牙、项部、口眼) 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 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商阳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合谷 手背第1、2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疾2外感3热病(无汗或有汗)4妇产科病(经闭、滞产) 直刺0.5-1.0寸半握拳孕妇不宜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2腹痛、腹泻3齿痛,颊肿 直刺0.8-1.2寸
曲池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1上肢病证2热病3高血压4癫狂5肠胃病5五官热性病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直刺0.5-1.0寸
肩髃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1上肢病证2瘾疹 直刺0.8-1.5寸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2胆道蛔虫症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 刺或平刺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下关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 1面口病2耳部疾病 直刺0.5-1.0寸,留针时不可张口
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 平刺0.5-1.0寸
天枢 脐中旁开2寸 1胃肠病2妇科病 直刺1.0-1.5寸孕妇不可灸
梁丘 屈膝,在客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线上,髌骨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2下肢病3乳疾(乳痈、乳痛) 直刺 1.0-1.2寸
犊鼻 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下肢病 向后内斜刺0.5-1.0寸
足三里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处 1胃肠病2下肢痿痹3神志病(癫狂)4外科病(乳痈肠痈)5虚劳(保健要穴) 直刺1.0-2.0寸 保健温灸
条口 在犊鼻下8寸上巨虚穴下2寸 1下肢痿痹,转筋2肩臂痛3脘腹疼痛 直刺 1.0-1.5寸
丰隆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 1头痛、眩晕2癫狂3痰饮病4肠胃病(腹胀,便秘)5下肢痿痹 直刺1.0-1.5寸
内庭 足背第2、3趾间横纹端 1五官热性病2热病3肠胃病4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公孙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1脾胃肠腑病2神志病(心烦失眠,发狂)3冲脉病(奔豚气) 直刺0.6~1.2寸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1脾胃虚弱诸证2妇产科病3泌尿系统病4心病(心悸、失眠、高血压)4下肢痿痹5阴虚诸证 直刺1.0-1.5寸孕妇禁针
地机 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1妇科病2脾胃病3脾不运化水湿病(小便不利、水肿) 直刺1.0-2.0寸
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1脾不运化水湿病(腹胀、腹泻、小便不利、水肿)2膝痛 直刺1.0-2.0寸
血海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1妇科病2血热性皮肤病(湿疹、瘾疹、丹毒) 直刺1.0-1.5寸
通里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1心病(心悸、怔忡)2舌强不语,暴喑3腕臂痛 直刺0.3-0.5寸不可深刺留针不可屈腕
神门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1心与神志病2高血压3胸胁痛 直刺0.3-0.5寸
后溪 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1腰以上筋骨痛证(头项强痛、腰背痛、肘臂及手指挛痛)2耳聋、目赤3癫狂4疟疾 直刺0.5-1.0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1局部病证(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2气喘 直刺或斜刺0.5-1.0寸遇阻不可强刺
听宫 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 1耳聋,耳鸣,聤耳2齿痛 直刺1.0-1.5寸留针须张口
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1目部疾病2头痛、眉棱骨痛3呃逆 向眉中或眼眶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
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1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2鼻塞3癫狂痫4热病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肺疾2肺阴虚证(盗汗,骨蒸潮热) 斜刺0.5-0.8寸
膈俞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上逆证(呕吐,呃逆,气喘)2贫血3瘾疹,皮肤瘙痒4潮热,盗汗 斜刺0.5~0.8寸
胃俞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疾 斜刺0.5-0.8寸
肾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肾虚病证2泌尿生殖系统病3妇科病 直刺0.5-1寸
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腰腿痛2胃肠病证 直刺0.8~1.2寸
次髎 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第2骶后孔中 1妇科病2小便不利3遗精4疝气5腰骶痛、下肢痿痹
委中 腘横纹中央 1腰及下肢病证2腹痛,急性吐泻3小便不利、遗尿4丹毒。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秩边 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寸 1下肢病证(腰腿痛,下肢痿痹)2大小便不利3便秘、痔疮4,阴痛 直刺1.5-2.0寸
承山 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 1腿痛拘急,疼痛2痔疾、便秘 直刺1-2寸不可强刺激
昆仑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后部筋骨痛症(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2癫痫3滞产 直刺0.5-0.8寸孕妇禁针、经期慎用
申脉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1头痛,眩晕;2神志病(癫狂痫,失眠)3腰腿酸痛 直刺0.3~0.5寸
至阴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胎位不正、滞产2头痛,目痛3鼻塞,鼻衄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涌泉 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 1急症及神志病2头痛、头晕、目眩3肺系病(咳 血、咽喉肿痛、喉痹)4大便难、小便不利4奔豚气5足心热 直刺0.5-0.8寸常用灸法、外敷
太溪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1肾虚证2阴虚性五官病3肺部病3腰脊痛、下肢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5月经不调 直刺0.5-0.8寸
照海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1精神神志病(失眠,癫痫)2五官热性病3妇科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4小便频数、癃闭 直刺0.5-0.8寸
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疾2胃腑病3中风4神志病(失眠、郁证、癫狂)5眩晕6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大陵 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胸胁痛2神志病(癫狂痫、喜笑悲恐)3胃腑病(胃痛、呕吐)4臂手挛痛 0.3-0.5寸
中冲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急证(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热病2头面五官病3瘰疬4胁肋痛5上肢痿痹不遂 直刺0.5-1寸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1便秘2耳鸣,耳聋3暴喑4瘰疬5胁肋痛人卫医学考试网6热病 直刺0.5-1寸
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1耳疾(耳鸣、耳聋)2面口证(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3瘰疬 直刺0.5-1.0寸
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1内风所致的病证(头痛,眩晕,失眠,癫痫,中风、耳鸣)2外风所致的病证(感冒、口眼歪斜)3颈项强痛 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肩井 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1局部病证(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2妇产科、乳房疾病(难产、乳痈)3瘰疬 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3孕妇禁针
环跳 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 1腰腿病(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2风疹 直刺2-3寸
阳陵泉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肝胆犯胃病证2下肢、膝关节病证3小儿惊风 直刺1-1.5寸
悬钟 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1髓海不足证(痴呆、中风)2颈项强痛3胸胁满痛4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行间 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 1肝经风热所致头目病(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2妇科经带病3阴中痛,疝气4泌尿系统(遗尿,癃闭,五淋)5胸胁满痛 直刺0.5~0.8寸
太冲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1肝经风热病(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2妇科经带病3肝胃病3遗尿,癃闭4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直刺0.5-0.8寸
期门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肝胃病2奔豚气3乳痈 斜刺或平刺0.5-0.8寸
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妇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2男科病证(遗精、阳痿)3腰骶痛、下肢痿痹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命门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2男科(泄泻。遗精、阳萎)3妇科4小腹冷痛、腹泻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外感病证(热病、疟疾、感冒)2骨蒸潮热3神志病4项强、脊痛5风疹,痤疮 向上斜刺0.5-1寸
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1神志病2头面部病证(头风,头痛,眩晕耳鸣)3下陷性病证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灸法
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1头面五官病(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衄)2神志病(癫狂痫、失眠、惊悸) 平刺0.5-0.8寸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1急危重证2神志病3面鼻口部病4闪挫腰痛 向上斜刺0.3-0.5寸
中极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1泌尿系病2男科病3妇科病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关元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1元气虚损证2少腹痛,疝气3肠腑病4泌尿系病5男科妇科病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气海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1气虚病证2肠腑病3疝气4妇科病5男科病6泌尿病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神阙 脐窝中央 1元阳暴脱2肠腑病3水肿、小便不利 脐中禁刺 多用灸法
中脘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1脾胃病2黄疸3癫狂、脏躁 直刺1-1.5寸
膻中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 1胸中气机不畅(咳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2胸乳病(乳少、乳痈、乳癖) 平刺0.3-0.5寸
四神聪 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处1寸,共4穴 神志病(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乱)2目疾 平刺0.5-0.8寸
印堂 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1神志病(痴呆,痫证,失眠,健忘)2头痛、眩晕3鼻渊、鼻衄4小儿惊风5产后血晕、子痫 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太阳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1头痛2目疾3面瘫 直刺或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定喘 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1哮喘、咳嗽2落枕、肩背痛 直刺0.5-0.8寸
夹脊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各17穴 1上胸部:心、上肢2下胸部:胃肠3腰部:腰腹、下肢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
十宣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1昏迷2癫痫3高热、咽喉肿痛4手指麻木 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内容由马老师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和转发给更多的人学习哦!  

===================================
 
更多医学复习资料请点→https://user.qzone.qq.com/1736347306

执业药师考试qq群 472123283
医师资格考试qq群 151404122
护士资格考试qq群 422969163
   卫生资格考试qq群  438122117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