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成为许多人懵懂年少时的选择。那年高考时,你是否还记得为什么选择了学医?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到来,报考志愿的时候又到了。学医曾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很多人懵懂年少时的选择,你是否还记得,当年为什么选择了学医?
一名心内科医生说:奶奶留下的医书让我陶醉
我的奶奶是一名赤脚医生,在我出生之前,她就已经去世了。家里人都说我和奶奶长得很像,黑亮的眼珠,笑起来的弯眉都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她。奶奶留下一大箱子的书,内科、外科、医学杂志、剪报、笔记,还有两件崭新的白大褂。
小时候我不爱说话,经常在书堆里滚来滚去自娱自乐,爷爷曾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当医生。从18岁学医到如今33岁,我成为了一名心内科的小医生,虽然工作很累,但心里,还是很满足。
一名肝胆科医生说:我要更好地照顾亲人
我是单亲家庭,那年高考时,妈妈正好生病住院,我到医院去照顾她。她闲来无事,就喜欢看科室里的医生工作。高考以后,班主任让我们填志愿。妈妈对我说:“儿子,如果没有特别想学的专业,就学医吧。”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我选择学医,是希望好好照顾我的亲人,用所学尽力为他们减轻病痛。从医学生到医生,一年又一年,学完一本又一本书,看着目标一步步接近,直至成为医生。这大概是我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一名妇产科医生说:医学世家让我被医生“同化”了
我学医是受周围人的影响。我家里的亲戚都是医生或者医疗工作者,从太爷爷、爷爷、奶奶、姥姥爷、姥爷再到父亲、母亲、姑姑舅舅姨丈……家里四代行医,对我的影响着实不小。
从小到大,我就被家里的医生们“同化”了。听家里人讲,我小时候过家家,就在学爸爸的样子,给小狗做“伤口消毒”了。上初中时,妈妈帮我补书包,还顺带教会了我怎么缝伤口。
现在,我是一名妇产科男医生,因为他们都觉得,帮产妇生孩子是一项“体力活”。
一名急诊科院医生说:一部电视剧让我对医生神往
我学医,是因为一部电视剧。那年暑假闲来无事,偶然看到了江口洋介、松雪泰子主演的《救命病栋24小时》,第一集的内容至今记忆犹新:江口洋介饰演的医生搭上一架飞机,半路中有人突发急病需要救治,只见医生将一支普通的笔,干脆利索的扎进患者的咽喉部位,打开气道,保全了患者性命。
这一故事情节现在看来很老套,但在当时,却让年少的我脑子一片空白,只是反反复复回荡着一句话:原来当医生也可以这么帅。江口洋介遇事果敢、举止潇洒的诠释一名医疗工作者,我竟不由自主地心驰神往。就这样,我选择成为了一名医生。
一名内科住院医生说:被家人“围攻” 学医并非自愿
那年高考结束之后,我在家里人的轮番“围攻”劝说之下,“半自愿”的选择了学医。
就是这样,我一开始被人逼上梁山,后来又不得不努力学医准备就业,从被父母绑架到被“体制”绑架。在这种情况下,我考到了美国当医生。
如今我是美国某医院的一名内科住院医生,我学医就是为了我的病人。
“每个高分考入医学院的学生,都曾经怀着对这个世界的一丝善意。”一位老教授如是说。成为医生却只有“勤学苦练”一条途径,选择学医的初衷却有千百种。你是否还记得,当年为什么选择了学医?
来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