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孔子——为人之道丨
孔子在为人上最大的主张,是做人要做君子。“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
君子有四大修养:
自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遇到问题先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只知责备别人。
克己——“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操守和规矩。
慎独——“君子慎其独也”,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和地方,也能保持表里如一的操守、品格和仪态。
宽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凡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丨老子——处事之道丨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最后一句。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败之地。
“上善若水”,人皆取上,水独居下,而能奔流向前,终至成海。将自己放低,才能与世无争,于是广收厚积。
“不争”在《道德经》里出现频繁,偶尔也作“不诤”,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即语言上的不争执、不争辩。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养,在说话尤其容易的当下,学会闭嘴是门学问。
丨庄子——养性之道丨
养性贵在平易恬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人一旦被私心掌控,就会失去正常人的心态,变得贪得无厌,就必然会伤身害命。
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减少私欲,那么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累成疾。只有心地坦荡,气定神闲,以平常心态对待人生,知足常乐,才能益寿延年。
丨孟子——君臣之道丨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怎样待臣,臣就回报君什么,一切上下级关系莫不如此,至今也仍然适用。
最好的上下级关系,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丨孙子——韬略之道丨
孙子兵法的四大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不是教我们如何以弱胜强,而是如何以强胜弱。“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要只打绝对有把握的仗,绝不能去赌小概率事件。干事业也应该这样,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自己能干好的事情,慢慢等自己实力强大了,再提高难度。否则就是赌,长久看必是一败涂地。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凡事要先计算好代价,不能光只想着赢,要会算总账,值不值得打?所谓杀敌一百、自损八十,赢了你能拿到多大利益? 输了,可能就是国破家亡,倾家荡产。职场、商场如战场,也应该这样。
“多算胜,少算不胜。 ”先计算好自己,可以100%战胜对手了,才发动战争。平时就只顾修炼自己就行,而不是老惦记着如何干掉敌人。李嘉诚在收购别人企业的时候,都是在别人财务状况不好的时候,平时只管强大自己。
“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胜败乃兵家常事,看人为也看天意。孙子兵法首先不是教你如何打胜仗,而是首先教你如何认输。认输才是赢的根本,能真正接受失败的人,才具备强大的心性,才能百折不挠,才会笑到最后。
丨韩非子——统驭之道丨
韩非子“御臣七术”中,最重要的是观、罚、赏、听四术。
观——对属下听其言而观其行,就能了解真实;不偏听偏信,就不会受属下蒙蔽。
罚——领导者不可过于仁慈,属下犯了错误一定要严罚,以树立自己的权威,确保制度得到执行,以威严避免以下犯上。
赏——对业绩、能力突出的属下也要重赏,否则这些人难以忠诚,为我所用,持久竭尽效力。
听——全面听取意见,愚人和聪明人就会分清楚;督责属下行动,庸人和能人就不会搞混。
丨易经——天人之道丨
《周易》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我们祖先的一个重大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
这个法则天地所得到的智慧,就是“仁义”。依仁做人,凭义行事,才能以德改命。
丨禅宗——死生之道丨
禅宗要的,就是八个字:“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更明白点说:生,要活得自在;死,要死得洒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出生不可抗拒,人死亡不可追回,只须事事随缘。执着于欲望追逐的人,则不能平心处世,往往生时造业,死时惶恐。
放下万缘,追求自身真正的精神财富,体悟自性是佛的义谛,而不去追求外在的浮华,才是人生的解脱之道,众生的成就之行。
赶紧长按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