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生物探索
6月13日,亚盛医药全球研发中心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正式落成开业!这是亚盛医药继上海、泰州之后又一次的“开疆拓土”,进一步夯实其在原创药物研发领域的实力和信念。
“亚盛医药自在上海创立以来已经发展了近8年时间,目前已有8款新药已经或者即将进入临床阶段。苏州作为中国医药研发的一个重要基地,亚盛医药将在这里开启新的起点,朝着集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企业方向发展。”亚盛医药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少萌教授在接受生物探索采访时表示。
18年的发展,亚盛医药迎来上升期
亚盛医药初创于2009年,由杨大俊、郭明、王少萌三位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共同建立。他们以密西根大学的全新技术为支撑,在上海组建研发团队,致力于原创药的开发。
发展历程
2010年,亚盛医药在中国医药城建立完整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体系,配备有符合cGMP要求的中试生产车间,用于支持临床试验申报以至早期国内外临床试验药物的生产。2016年12月,亚盛医药完成B轮融资,获得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引起业界关注。
2017年6月,苏州研发中心建成,亚盛医药将在这里打造符合美国及欧洲cGMP标准的制剂生产基地,用于完成产品的全球性生产销售。
研发实力
亚盛医药的发展有条不紊,且实力不可小觑:8年间,亚盛医药拥有完整的新药研发与临床申报技术平台体系。目前已有6个产品进入临床阶段,且在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步开展试验。
“未来,我们将有超10种产品进入临床、走向市场。”王少萌教授表示。他强调,亚盛医药的立足点很清晰: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药物。公司具有近10年的原创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经验,志在填补国内技术研究及市场产品空白,开发出一批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原创新药。
肿瘤1类新药主攻“细胞凋亡”
亚盛医药的产品线布局以肿瘤药物为主,且主要分为两大块:1)靶向细胞凋亡路径中的关键蛋白;2)靶向激酶突变体。其中,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关键蛋白Bcl-2、IAP、MDM2-p53等抑制剂是公司的主打产品,涉及5款药物,占据产品线的半壁河山。
2教授同样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王少萌教授有着药物化学、计算化学、医学等多重学术背景,这些知识的累积和融合让他在肿瘤新药研发领域“如鱼得水”。
翻开王少萌教授的履历——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教授、《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首位华人主编……种种荣誉、职位背后不变的是教授对创新药研发的热情和投入。
在王少萌教授心里,教授的职责不仅仅是搞科研,发文章、培训学生,教授应该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对人类健康有意义的产品。“亚盛医药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将实验室成果转化成对社会有效益的平台。”他强调道。
3创新药迎来黄金时机,当局人需冷静把握
过去15年,新药研发迎来一个好时机。对于肿瘤,无论出致病机理还是药物研发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非常好的药物靶点被发现,并在临床上得到积极的验证。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创新药市场时,王少萌教授表示:“近年来,国家对新药开发的政策支持、人才扶持战略持续增加和升级。同时,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持看好态度。所以,在‘政策+人才+资金’三方利好的局面下,中国创新药市场正处于一个‘黄金时期’。”
但是,新药研发是一个多方面合作的过程。“这条路很漫长,从最初的靶点筛选、研发到最后的产品上市,可能需要10年、20年。所以它需要科学界和企业界广泛合作。”王少萌教授强调道,“随着我们对疾病靶点的深入挖掘和了解,技术手段的飞速变革,新药研发的成功概率也会增加。我们要有信心。”
采访最后,王少萌教授表示,亚盛医药已于6月9日正式启动在美国上市的计划。他们将在苏州研中心基地深入创新医药的研发工作,组建优秀团队实现自己的“造血功能”,在这个黄金时代把握机遇,争做新药研发的中坚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