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攀舌”,其实专业上称为舌系带过短。
就是张口后撬起舌头时连接在舌头与口底的那条薄条状组织。
正常舌系带可以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自然伸出嘴巴外面或上舔到上牙龈。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发育过程中,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到2岁以后舌尖逐渐远离系带。仅有少数宝宝会出现舌系带过短现象。所以,婴幼儿舌系带过短应观察到2岁以后,不应立即判断为不正常。并且,对于轻度和大部分中度的舌系带过短患者也未必一定需做手术。
不全因舌系带过短
很多家长总将孩子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归结为舌系带过短,让它背黑锅多年。
其实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牙齿、舌头、口腔构造、鼻窦等与发音有关的器官发育不良,比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短等;
二是后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时候因神经系统疾病致使发声器官运动不协调、因听力受损等情况造成听不准音而无法正确模仿、大脑发育障碍等都可引起发音不准、不全。
婴幼儿在牙牙学语阶段,大脑的语言中枢和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再加上孩子易受周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周围亲人普通话和方言交替使用,宝宝接受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说话稍有差池也可以理解。
孩子的发音与听觉功能、语言环境、智能发育、发音程度等因素有关,大部分孩子一般在4岁以后会逐渐完成语言体系的自我调整,可以认真良好地和成人开展交流对话,部分孩子要到入学后通过学习才能完全纠正,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另外,当宝宝出现所谓“大舌头”症状时,可以通过一些语音训练改善发音问题。
所以,孩子说话不清楚,家长不要太担心,如果真是舌系带的问题,剪还是不剪,就放心交给医生判断吧!
(感谢儿科曾宝梅医生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