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收藏】三伏天灸知识详解

一年一次的三伏天灸即将开始了,你知道了么,你记住时间了么,你对三伏天灸的了解有多少呢?


何谓天灸


天灸是灸法的一种,天灸时将药物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贴后穴位感觉温热,皮肤红晕如艾火灸过,且收到艾灸相似的治疗效果,是一种不用火的灸法,故称天灸。


天灸的起源


天灸疗法始载于南北朝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以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瘰疬未溃者,宜天灸,以毛茛鲜者捣泥,缚疬上,帛束之。俟发泡弃之”。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中云:“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但敷在穴位的分别为朱砂、毛茛和旱莲草,治疗时间也不限定在三伏天,与现在临床沿用的天灸疗法不同,现在临床广泛应用的的天灸源于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现在的天灸方法基本是在张璐的方法基础上逐渐优化而成。


天灸的治疗机理


1. 以《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指导

《黄帝内经》指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三伏天灸对于虚寒性的疾病及那些体质虚寒的病人会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那些没有阳虚症状的健康人,只要没有明显的实热症状,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都可把天灸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保健方法。

2.药物的作用

白芥子--温阳化痰、行气散结;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逐痰涎;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全方以白芥子、延胡索为君,辛温助阳,行气散结,细辛为臣,辛温宣肺,散寒止通,温肺化饮,佐以甘遂,既防辛温太过又助其行气散结之功。麝香、生姜为使,促进药力,使药至病所。

3. 穴位的作用

天灸疗法所贴穴位主要以膀胱经上五脏六腑的背俞穴为主,刺激这些背俞穴能调节脏腑功能,激发膀胱经的经气,从而振奋一身之阳气。天灸药物无需胃肠吸收,直接由腧穴皮肤毛孔进入,循络走经,直达脏腑,减轻了胃肠的负担,并且在炎炎夏日补益脏腑阳气时也无上火之忧。

4.节气的作用

三伏天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季节,也是人体一年四季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动,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为振奋五脏六腑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此时施灸,效果最好。


三伏天灸适应症知多D: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哮喘、体虚易感者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

运动系统疾病颈腰椎疾病、肩周炎、四肢关节疼痛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宫寒不孕等;




注意事项

当天制作药物,只在以上时间集中贴药,大众切勿错过贴药时间。贴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物;忌洗冷水澡;多处于阴凉处,不能剧烈运动,避免出汗,防止胶布脱落。


天灸展示


把药物按适当比例调和制成1*1*1cm大小的药饼,然后用胶布固定在选取的穴位身上。



责 编:江健平

审 核:徐泽生

终 审:华玉超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