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自然界阴气(寒凉气候)藏伏的日子就叫“伏日”,也称“伏天”。阴气藏伏,阳气(温热气候)则相对旺盛,此,“伏天”实际上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日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它标志着北半球夏天的开始,古人认为夏至日“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生”。自然界如此,人身也是如此。此时阴气萌生,就意味着阴气将一天天增强,阳气将一天天减弱。对于冬季易患病的人来说,本身为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治疗措施,“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同时,借助伏天阳气偏盛,人身气血相对流畅,毛孔开放,此时应用温热性质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能较好地渗透、吸收,通过经络运行,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壮阳气,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效,治愈或减轻“冬病”。
“三伏贴”也叫三伏灸,是兲灸疗法的一种,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传统理论,在中国农历“头伏”、“中伏”、“末伏”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采用天然中草药运用特殊工艺制备纯中药膏剂,天人相应,以味相感,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脏腑功能,促进和调整机体的 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三伏贴方法
“三伏贴”贴药较好时间为每年“头伏”、“中伏”、“末伏”、“伏后加强”的每一伏期间选择一天(尽量前三天,疗效最佳)来进行贴敷治疗,每次贴敷间隔7-10天,连续贴敷3年至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
适应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脾胃虚寒性疼痛、消化不良;
4、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5、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6、小儿反复感冒、腹泻、厌食、消瘦、遗尿。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虚寒性疾病疾病等。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酒、生冷、油腻、海鲜、辛辣刺激性之品(俗称发物食品)
3.贴敷时间:视个人体质皮肤特质而定,一般情况下:成人4—6小时,儿童30分钟。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无需处理。不影响疗效。
5.贴敷后如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6.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我科就医。
7.其他谨遵医嘱。
2017年三伏贴时间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中伏加强:8月1日-8月10日
末伏 :8月11日-8月20日
贴敷地点:菏泽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治疗康复中心
咨询电话:成人贴敷 5321561、53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