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探讨】中医药发展势起,工业企业、连锁药店如何借力?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法》《“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文件从国家战略和法律保障层面,把中医药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对连锁药店而言,也是东风之势。7月6日上午,在第12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暨2017年全国药店周期间召开的以“中医药发展·大健康进军”为主题的论坛上,工业企业代表和零售连锁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各自的行业发展思考。本次论坛由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和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林艳和:中药口服制剂迎来利好

  

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艳和


  “政策长远利好,但眼前仍是寒冬。”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艳和在做《把握产业未来 共享共创共赢》主题报告时分析指出,利好政策频发利好中医药,但是分级诊疗、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DRGS)、药品零加成、药占比、两票制等医改的深化措施,让医药行业进入了寒冬。

  

  未来,在院内治疗中,除了物理治疗外,细胞生物治疗、单抗、高效靶向药物将成为主流。院内用药中中药注射剂的“盛宴时代”已经过去,没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产品将面临被淘汰。中药将在慢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安全、有效、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口服制剂,将在西药不擅长或没有优势的领域迎来快速增长期,在治未病、慢病管理(慢病康复及预防复发)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以灯盏花为例,其主要用在常见多发的心脑血管和老年人疾病上,通过开发可定位慢病主流市场,打造出针对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适应症的产品。

    

刘琼:聚焦方能实现连锁药店中医药梦


圣爱中医馆董事长 刘琼

  

  圣爱中医馆董事长刘琼在《连锁药店的中医药梦》报告中强调,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医药法》给整个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带来了无限生机。“中医药梦需要聚焦!中医药梦需要专精深!中医药梦需要大爱的初心!”刘琼说,当年创办圣爱中医馆正是为了打造中医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服务中医,让更多的人享受中医的服务。

  

  在刘琼看来,连锁药店与中医医疗机构的区别主要有二。从产品上看,连锁药店的产品是药品等,中医医疗机构的产品是治病的;从研究方向看,连锁药店研究的是怎样采购到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中医医疗机构研究的是怎样解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问题,甚至,研究怎样攻克一个个疑难疾病。

  

  所以,连锁药店的中医药梦是什么样的?刘琼创办圣爱中医馆的民营中医馆连锁模式这些年的经验给出解答:要么聚焦连锁药店的大健康产品、包含中药等销售式的药店;要么聚焦中医医疗机构的大健康产品,包含中医中药治病式的中医馆(国医馆)。当然,也可以聚焦连锁药店+中医馆(国医馆)。

  

  刘琼提醒,商业连锁经营与医疗机构连锁经营是不一样的。商业连锁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方向,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是要占领一个个市场。而医疗机构连锁经营是以疾病为导向,以解决患者痛苦为方向,以实现医生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由此研究的是怎样攻克一个个疑难疾病

  

  “实现中医药梦有两大原则——聚焦中医中药的业务,以及具有时代英雄的精神。”刘琼强调,零售连锁药店中医药梦的落地,需要业界共同努力。

    

刘丰盛:医养融合背景下,连锁药店亟需补全便捷诊疗服务


特格尔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丰盛

  

  “关于医养结合,药店能做的事情远不止慢病管理。”特格尔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丰盛在《发现药店利润区——连锁药店如何把握医养融合的机会》报告中强调,老年人对于疾病预测、健康关怀、便捷性的小病治疗和身体调理同样重视。从这角度看,连锁药店有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贴心的服务,比医院更具便捷性的健康获取方式。

  

  然而刘丰盛也指出,从当前医疗体系看,医院以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疗养院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由卫生及有关部门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内容的卫生保健活动。

  

  “换言之,从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竞争理论来说,没有差异化价值提供的药店将会最先被冲击。”刘丰盛指出,没有便捷诊疗服务的药店在“医养结合”的机遇下是不具备竞争力的。药店的健康服务建立在药品基础上,保护药品合理利润是药店生存的基础。药店的业务范围应围绕药品开展的未病先防、欲病先调、慢病管理、小病快治,与医院互为补充。

  

  对此,刘丰盛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形成1+N+N的结构,集成总部为网络问诊平台和优质资源的总店,次一层级为N个配备健康检测和便捷诊疗科室的门店,最后铺至N个配备坐诊室的药店。据悉,目前他力推的特格尔健康生活馆就立志成为全方位家庭健康方案提供商,依靠专业系统的售后服务体系,旨在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徐胜:中医药发展不能背离中医之魂


健民集团总裁 徐胜

  

  “我认为,未来中药要发展好,企业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健民集团总裁徐胜在《中医药立法背景下之中医药发展思考》报告中坦言,目前中医药发展有很多机会,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中医药危机潜伏

  

  当前中医药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中医药产业增速很快,中成药在医院占比也很高;中医馆正在各地兴起;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热也成为行业共识。

  

  然而,在徐胜看来,中医药实际上面临巨大危机。“如今中医药正在被主流医疗体系边缘化。”他指出,就生产环节而言,中医药的研发进入迷茫期,而粗制滥造又进一步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此外,中医药现代化也偏离了方向,“单一的配方颗粒不应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中药注射剂也不能被大量滥用。”

  

  徐胜分析认为,目前中医药产生问题的根源,是片面的唯物主义观以及孤立地学习西医药模式对中医药的伤害。而今社会出现的绝对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对中医药造成伤害。“对中医药而言,'益'才是最重要的。”

  

  “中医中药发展的根是中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下的文化继承结果,离开中医这个魂孤立谈物质、有效成分并不合理。”徐胜强调,中医药发展,未来主体是中国,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其实,中医药最大优势是成药治病,由三大体系组成,包括以艾灸、针灸等为代表的经脉医学,以推拿按摩等为代表的导引医学,以丸散膏方为代表的汤液医学。“中医药应回归上述三个领域。”徐胜认为,中医药的发展应该坚持医药合一,文化与科学的结合;以个性化诊疗为主,普遍性成药为辅;最关键是让中医药回归为生活方式,不治已病治未病。

    

行业出路思辨

  

  在徐胜看来,中医药行业的出路首先是要倡导文化回归,需要把唯物与唯心相结合,倡导行业同仁怀抱敬畏之心,并向全社会普及中医药文化。

  

  诊疗模式回归,中医馆大发展也是行业未来方向。其实,民众对真中医诊疗服务是有刚需的,但许多中医在体制内仍然边缘化。因此,促使中医人才得到尊重和职业期延长,鼓励体制外的中医馆更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回归。徐胜强调,中医馆模式是对体制内中医院的有益补充。

  

  行业要发展,人才必不可少,中医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须回归,如学习经典、师徒制度等,当然也需要有方式等创新。还需搞好第一车间建设,包括药材基地建设(可溯源、标准化)、合理药材资源调配、遵古炮制等都要考虑在内。

  

  在新经济时代,传统中医药发展也须引入新技术支持。如发展C2M智能定制,提升品质,解决个性化中医药方便性问题,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徐胜预测,未来智能中药房模式会成为主流。同时还应遵古宜今,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中医药。在坚守“真中医”底线的前提下,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检测技术、设备、材料等,借助互联网推动的力量。

  

  同时还需要给中医药建立独立的评价体系。徐胜强调了两点:一是要以“真中医”为核心,构建独立的评价体系;其二,不应将中医药和西医药对立,这不是零和游戏。

  

  徐胜呼吁,为了行业更好的发展,应对中医药松绑,让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由市场配置资源。当然,目前政府已经开始行动,包括多点执业、经方、中医师认定等系列政策措施正陆续出台。

  

  从产业链看中医药仍有不少可完善的地方和空间,如药材道地、资源调配模式,饮片的规范与整合,把经脉医学、导引医学引入中医药服务,建设中医院、国医馆、中医药堂、中药店、颐身馆,成方从治疗到养生的变化,智能药房的引入等等。

  

  对于目前各地纷纷建设的中医馆,徐胜建议,中医馆必须担当起中医诊疗模式回归的重任,必须坚守真中医,必须把握用户为王的时代特质,变利益趋动为价值趋动。

  

  徐胜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最具有原创知识产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医药是缓解老龄中国医保负担的重要突破点。“希望我们行业同仁,理性看待中医药的发展,脚踏实地,不走捷径,不做投机。把本业工作做扎实,把行业生态系统做得更良心,中医药一定会有大发展,每个参与者也会获得巨大的商机。”

    

邹康禄:“双品牌驱动”促进中医馆与工业、连锁合作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康禄

  

  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康禄在《中医馆与工业、连锁对接的现状及发展》主题报告中提到,工业、连锁药店和中医馆三者之间实际上是唇齿相依的,工业企业为中医馆提供产品、品牌和文化支撑,而中医馆则承担诊疗诊断和文化传承。连锁药店之所以要持续发展中医馆,是因为中医馆能够为其带来稳定的客流以及重复的消费。连锁药店的服务实际上比较虚,通过中医馆的服务,产品品类会更加丰富,客流稳定性增强,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才有可能得以依托。

  

  中医馆、工业和连锁药店通过相互的协作和支持,形成一个综合体,从产品延伸到服务,带动了行业的整合,资源相互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为连锁和中医馆提供了基础。

  

  但是,目前也存在工业与中医馆之间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未来,中医馆如何推动和工业、连锁药店的合作?他建议可以考虑推行双品牌驱动,打造名医名店,坚守产品质量。


■编辑 陈雪薇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