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胶州市打造医养护康一体化医养结合模式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正在青岛市农村地区试行推广,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作为青岛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先行一步,将农村卫生院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保障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医、养、护、康一体化健康服务的新体系,实现了民生资源合理化配置,做出"医养结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成功实践。

  一组数字展示了这项工作的成效。自2013年 至2016年实行农村新型养老三年间,里岔镇卫生院门诊量翻了三倍,达到每天150人次。整合镇卫生院与敬老院建成"医养一体化"服务中心,开放的100张床位使用率接近100%,"医养结合"的健康服务覆盖了重点人群。

  据统计,该镇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927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361人,低保五保群体老年人686人,空巢老人1261人。失能半失能人数285人,全部纳入养老健康服务范围。此外,这个镇还承担着市级高血压糖尿病两项慢病预防项目的取样调查,为青岛市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大量数据分析,当地群众也因拥有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对于"医养结合"工作满意度达到了100%。

" 两院一体"  实现了养老健康服务的近距离

  里岔镇建设的医养中心大楼紧邻镇卫生院,2013年由政府投资1100万元建成使用。建筑内部的硬件设施实行了高标准配置。医用电梯、无障碍设施、多功能餐厅以及为各个房间设置的独立卫生间、医疗用床、一键呼叫系统,兼具了现代化健康服务的功能,优化了资源配置,满足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需要。

  "医养中心"负责人宋金来一肩双挑担,既担任镇卫生院的法人,又担任养老中心的院长,其单位工作人员也身兼双责,既是卫生院医护人员,也兼顾养老中心护理工作。每天都有一位一名专业大夫和两名护理人员到养老医院上班,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 医养结合"以其服务的高效率,在保证老人健康方面发挥出了作用。不久前,住在医养中心的尹怀发老人突发心脏病,倒地不起,医养中心护理人员在进行专业处理同时,紧急向一墙之隔的镇卫生院呼救,经过及时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家庭医生签约 使医疗养老各项措施得以落实

  记者看到在里岔镇卫生院偌大空间,健康档案存放橱柜占据了偌大一角。院长宋金来介绍说:"别小看了这些档案,这可是城乡居民健康的大数据库。",全镇居民健康信息的采集,都是按照规范化、程序化得来的。

  在这个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是规范化的,严格遵守"1+1+1+N"的服务规程,即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每天进行早中晚查房巡视,开展常规检查,每周进行健康评估,开展预防保健教育,根据老人身体状况,结合健康档案系统开展健康分级管理。

  一部分老人在镇开办的养老机构得到了"院护",更多的居家养老也能够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巡护",这一群体包括全镇低保中的高龄独居和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失独困难老人。镇医养中心工作人员定期为他们上门送医送药,免费提供医疗护理。此外,还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对部分失去生活信心的老人开展心理咨询慰藉服务。

医疗联合体   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发挥出作用

 如果有人得了重病,卫生院可以联系转诊到青岛市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虽然偏远的里岔镇与青岛是这家大医院相隔近百里的路程。2015年8月,里岔镇卫生院代表胶州市公立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园区建立了医疗联合体,让良医真正来到了家门口。

  卫生院与大医院除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之外,还使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最基层,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养老提供了最坚实的医疗技术保障。青大附院每周都选派多名呼吸内科、康复医学、心内科等专家来卫生院坐诊,让当地群众得到优质医疗的惠民。67岁农村老人阎守检如厕时经常感到胸部不适,只当自己是上了年纪,经医联体专家检查会诊,诊断病情为冠心病,以后老人逢人便夸青岛医生医术高明。

  对于一些医院诊断的重症患者及失能老人。里岔镇卫生院专门设置了"安舒疗护中心"配备了呼吸机、吸痰器、除颤仪等医疗器械,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进行监护,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与临终关怀服务,让老人们安心无痛苦地走过生命的最后旅程。

  "医养结合"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胶州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刘汝芳介绍说。近些年,在打造"医养结合"青岛模式政策鼓励支持下,胶州市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发展此项工作。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