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大约为1.25亿。斑块状银屑病是银屑病最常见的类型,头皮银屑病也见于50%的银屑病患者,大约30%的银屑病患者患有或者会进展成银屑病关节炎。目前虽然有多种药物获批治疗银屑病,但由于银屑病无法治愈,现有药物只能改善疾病症状,因此银屑病药物市场是非常有“钱景”的一个领域。
如果不考虑拥有较多适应症的Humira、Enbrel和Remicade,仅Stelara(优特克单抗)、Cosentyx(secukinumab)、Otezla(阿普斯特)、Cimzia(certolizumab pegol)等几个主流药物的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达到近70亿美元,相比5年期的15亿美元已扩容了近5倍。
主要银屑病药物的全球销售额
注:Cimzia销售额单位为亿欧元
除此之外,FDA还在2016年3月批准了礼来的IL-17A单抗Taltz(ixekizumab)上市,在2017年2月批准了Valeant的Siliq(brodalumab)上市,让这个市场显得更加拥挤。
部分上市和在研银屑病药物
7月13日,强生的Tremfya(guselkumab)也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Tremfya的入场方式略显“暴力”,表现在两方面:
-
强生在2012年上市抗结核药Sirturo的时候,获得了一张开发热带疾病奖励的优先审评券。这张券珍藏已久,几乎快被人遗忘了,却突然翻出来用在了Tremfya的上市申请上,guselkumab得以提前4个月进入市场。
Tremfya注射6次的价格是58100美元,但为了抢夺市场,强生首先是与付费者和药房福利管理机构紧密合作,折扣后的价格降为45000美元,相比同类生物制品已经很有竞争力。另外,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患者,强生通过与保险商合作,让患者自费的部分不超过5美元/支。
强生采取如此激进的做法,显然是不想跟其他人做朋友了,推测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前天公布的2017H1业绩中我们可以看到,强生昔日的业绩增长驱动器阿比特龙、利伐沙班都已经开始动力衰减,卡格列净更是下滑明显,仅剩下两个肿瘤药还算不错(见:强生2017H1业绩:总收入$366亿,Darzalex发力,依鲁替尼增长超50%),强生迫切需要新的业绩增长点。
第二,自身免疫疾病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强生之前凭借Remicade和Stelara已经确立了很强的市场地位。但是Remicade在生物类似物的冲击下开始业绩明显下滑,Stelara作为银屑病患者的标准疗法,尽管仍有较高的双位数增长并且在2016年创下销售额的新高,但来自IL-17A单抗药物的冲击已经Stelara感受到了巨大压力。诺华Cosentyx上市第2年就突破10亿美元,礼来Taltz上市第1年也有1.13亿美元进账。如此强敌环伺之下,强生迫切需要新产品来捍卫自己在免疫疾病市场的地位。
所以,强生选择了guselkumab!
guselkumab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anti-IL-23单抗药物,用法是第0,4 周给予起始剂量,之后每8周皮下注射1次100mg。在VOYAGE 1和VOYAGE 2 研究中,guselkumab治疗第16周可以使70%的患者的皮肤清洁程度超过90%。第28周时实现PASI 90的患者比例超过90%,并保持应答一直到第48周。在与阿达木单抗的头对头研究中,guselkumab治疗组在第16,24,48周的皮肤清洁程度均优于阿达木单抗。
在NAVIGATE 研究中,对于Stelara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guselkumab治疗28周实现皮肤完全清洁或接近完全清洁的患者比例为31%,Stelara治疗组获得上述类似治疗效果的患者比例为14%
guselkumab的市场潜力如何呢?
美国大约有750万银屑病患者,其中80%~90%属于斑块状银屑病,折合下来大约是600万~675万的患者,其中20%是中重度的斑块状银屑病,如果按照成人患者占90%和60%的渗透率来计算的话,guselkumab可以覆盖的患者数量大约是65万例。
比较有意思的是,诺华Cosentyx借助头对头研究优于Stelara上位,强生也反过来正在开展一项guselkumab与Cosentyx的头对头研究,如果能够证明guselkumab优于Cosentyx,那绝对是可以打击竞争对手的功效。
当然,guselkumab还在尝试覆盖更多患者人群,包括包括全身性脓疱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在内的适应症。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还有默沙东、AbbVie的产品在路上,国内的恒瑞医药也在IL-17A这个热门靶点上进行了布局。总之,guselkumab的暴力入场让银屑病市场看起来更加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