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着白大褂,面相斯文的中年男子。“我不知道我能改变什么,能改变多少,但是,我知道我得做点什么。”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王云用这句朴实却有担当的话语,让记者看到了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普通基层医生的美丽心灵。
△ 图为王云。
湛蓝的天空下,山川草木生辉,一片片因采矿而堆起的土包撞进视野,让记者联想到不久前这里应该还有大型采矿机械挖掘作业的轰鸣。
个旧,滇南工业重镇,被誉为“锡都”,因其矿产资源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而此次记者采访的主人公王云,在学有所成,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主动回到这里,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
在本次采访的目的地——鸡街镇永明诊所,记者见到了王云,一个身着白大褂,面相斯文的中年男子。“我不知道我能改变什么,能改变多少,但是,我知道我得做点什么。”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王云用这句朴实却有担当的话语,让记者看到了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普通基层医生的美丽心灵。
1969年出生的王云,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了7年,因师从名师,加之丰富的临床经验,王云对自己的医术很是自信。
王云告诉我们,本来高考时他报考的是本地的热门专业——冶金。但和姨父的一次深入谈话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家乡因锡矿驰名,乡亲也因锡矿患病。他觉得应该为家乡做些什么。王云的姨父是昆明医科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在镇上开了一间诊所,救死扶伤受人敬重。因此,王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昆明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的7年里,他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就在第七年的时候,年事已高的姨父,问王云要不要回家来接手诊所。“好,我将手头的患者和工作处理好就回去。”王云的态度让姨父有些意外,王云告诉记者,当时他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站稳脚跟,生活安稳。而小诊所工作辛苦,几乎是从早忙到晚,鲜有休息的时候。可他当时依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来,“我当时放弃学冶金而考医科大学,就是为了能回家乡给街坊邻居治病,让他们有防病、治病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本着这样的初衷,从2000年开始接手永明诊所至今的17年间,王云扎根在个旧市鸡街镇,服务于乡镇街道。因为王云态度亲切,医术高明,只要来他这里看过病的病人,就认准了永明诊所这块招牌,“他们即使家搬走了,也还是会来我这看病,实在来不了的就打电话给我,问要怎么处理,吃什么药”。
看到自己的病患对自己信任有加,王云感到莫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王云对记者说:“基层医生是广大患者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尤其是在个旧,患者就医意识薄弱,公共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病高发,基层医生必须要具备准确的病症诊断、病情判断的能力,要做好初步诊断分诊的工作。”
王云爱用更有效、毒副作用更小、患者经济负担更少的诊治手段。西医出身的他强迫自己学习中医疗法和康复理疗。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博大精深,把它用好,造福于患者,减轻他们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是我们基层医生的责任。”王云认真地说。
王云边说边带我们参观他的永明诊所:上下两层,窗明几净,一楼外间是诊疗室和药房,内间是中医理疗区;二楼是雾化输液区。我们注意到二楼输液区靠墙的座椅上面有一排雾化装置,他告诉记者:“现在输液的人比以前少很多,患呼吸道、支气管疾病的患者,用雾化治疗的效果更好一些。”
在问到王云的工作成就时,他腼腆地笑了笑说,“像我们这样的基层医生就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踏实,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信赖你的病患。”
王云时常义诊,对于经济条件实在困难的患者,他主动减免医药费的事例也不在少数。他用全心全意的服务,与患者建立了坚实的互信,从医逾20年,从未发生过医患纠纷,结识了一大批如亲人般的患者。(中国医药报 张小岑)
【官方网站】www.hys.cn
【新浪微博】@好医生药业集团
【微信公众号】HYSSCB
好医生药业集团市场部 整理编辑
本期编辑: 张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