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荣誉速递】德安县人民医院荣获第三届江西为民服务十佳县级医院

德安县人民医院---九江学院附属德安医院创建于1932年,地处赣北昌九工业走廊,经过几代领导班子和全院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德安县人民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3月16日被确定为全省13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被国家卫计委列为全国330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1月4日被国家卫计委列为“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2015-2017年)500家县医院”之一。


医院现有职工502人,其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422人,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130人。设置科室43个,其中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8个。医院编制床位数299张,实际开放床位数350张。总建筑面积28985㎡,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2372㎡。


01

合理规划夯基础,提升医院综合能力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1985年,县级医院仅此一家,占地面积1.2万平米,拥有X线机、B超仪、心电图机、胃镜仪等仪器设备。1985年以后,兴建业务用房7100平米,生活用房300平米;1996年兴建医技楼800平米,改建住院部4000平米;2005年,在原址上拆除重建新的综合住院大楼,共8层约1万平米,有电梯上下。宾馆式装修,每房内设卫生间、电视、医患联络通讯设备,已安置病床180张。2008年,在县委政府关心下,东风小学择地重建,医院迅速启动新门诊大楼设计和建设。新大楼建筑面积1万平米,业务用房1.6万平方米,与住院楼紧靠,形成了一处规划合理,配套有序的楼房群体,门前设有宽敞的停车场,可停靠小型汽车、救护车等80余辆。挂靠我院的德安县120指挥中心建设已完成,设施齐全,全程监控,最大程度缩短出车时间,为急诊抢救争取时间。全面完成供应室改造,流程规范、设施先进。肿瘤病房、传染病区改造后投入使用,增加了病床60余张;检验科HIV初筛实验室搬迁验收达标,使HIV抗体初筛检测更规范。2016年12月16日重症医学科(ICU)正式开科成立,填补了我县无重症医学科的空白。医院充分利用管理、设备、技术和服务等综合优势,为急危重患者的综合抢救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添置先进仪器设备。医院引进了原装进口高档高场1.5T磁共振、16排螺旋CT、西门子S2000彩超、美国柯达公司原装进口CR-8150数码激光放射成像系统、影像增强仪彩超、腹腔镜、全自动生化仪、散瞳检影器、角膜曲率计、鼻内窥镜、人工肾、电子(无痛)胃镜、C型臂X光机、肺功能测试仪、电子阴道镜等进口设备,大大提高了医技诊断水平,为科技兴院尊定了基础。

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LIS、PACS、HIS系统,电子病历、病案管理、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全面上线,门诊、住院医护工作站有效运转,信息化系统建设基本成型,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益。

02

内培外引提效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在医院发展建设中,科室是根本,人才是基石,县医院一直将人才建设、学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提上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置。一是我院今年先后安排6人次外出进修学习,组织科室负责人及专业骨干外出学习及短期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及医疗技术。除完成省里下达的骨干医师培养任务外,每年还另派2-3名专业骨干到北上广等地医院进修学习,加强本地学科建设。二是积极申报江西医学科省县共建学科计划项目。2014年、2015年我院外二科、外三科分别于南大二附院、南大一附院达成省县共建项目协议,通过省县共建项目的开展,不断提高我院重点科室专科能力,提升服务水平。2016年12月,我院骨科与南大一附院骨科远程会诊系统正式对接,大大提升了骨科学科建设能力。三是设立医院培训中心,考核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每月对中级职称及以下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考核全部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成绩与绩效挂钩。四是根据对口支援工作安排,今年南昌市第一医院重点帮扶我院消化内科及泌尿外科,开展新技术及适宜技术;同时医院与南大一、二、三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协作会诊达650余人次;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在我院挂牌启动;省一附院影像专业与我院CT、磁共振室建立了会诊联系点。五是打通北上广名院专家下基层通道。2015年,医院启动“名医在身边”大型义诊活动,当年起,每季度从北上广等地名院邀请2-3名国内著名专家来我县义诊、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并不定期邀请省内专家来院坐诊。通过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等多种形式,引进新思想、接触新知识、注入新活力,不断提高县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学科能力建设。两年来已邀请15名国内知名专家、38名省内专家来院坐诊,我县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国内、省内专家的诊疗服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03

强化管理出成效,提高医疗安全质量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要点,围绕着“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两条基线,狠抓医疗安全质量。一是院科两级质控督查,持续改进提升能力。为持续改进医疗安全质量,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规范,强化医务人员质控意识,德安县人民医院将质控工作上升到一把手工程,组建了由院班子成员和医务科、质控科负责人组成的“10+2”质控督查组。督察组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的原则,紧扣二甲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不定时间、不定路线、不打招呼、直奔科室、直接检查、全院通报的方式,对所有临床科室进行质控检查。质控科、医务科每月不定期下科室进行病历处方质控检查,以上抽(检)查结果每月一通报,并严格兑现奖惩,起到了以查促改、以改促进,以奖促动、以惩促变的作用。近两年来,全院质控工作有了显著提升,医务人员质控意识大大提高。二是狠抓核心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强化管理。自2015年1月重启二甲创建工作以来,近700项工作制度已全部修订并讨论通过,由于二甲督查流程合理,项目任务明确,奖惩及时到位,核心制度落实有力,不良习惯、不良事情日渐减少,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明显加强。县医通过逐步运用好质量管理工具、组织好质量控制会议、整改好质量核心问题,一步一步促提升,一级一级促改进,一层一层促转变,整体实现了从少数人参与创建向全员参与创建转变;从散漫后进的创建态度到认真主动、勠力同心共创二甲的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转变;从发现浅层次问题向狠抓核心问题、关键环节的方向转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二甲创建成效显现。

04

优化流程促转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自国家卫计委推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以来,县医院努力为患者提供“预约方式多样化、门诊服务专业化、导诊服务便民化、病房管理优质化、环境改善多面化”五化服务,由单一化普通型服务向多样化优质型服务转变,患者就医获得感日渐提升。预约方式多样化。为让患者体验“无时间、无空间、无障碍”服务,医院除开展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三种预约方式外,还开展了手机微信预约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预约到自己想要看诊的科室和医生,深受患者好评,自2016年5月-10月份,已有60余人次通过各种预约方式进行预约。门诊服务专业化。医院通过持续改进,设立了专门的门诊护理单元,通过显示屏及专家栏等宣传阵地,通告专家出诊情况;设立门诊导诊台,进行导医咨询;开辟患者休息等待区,增加电视机等方式,大大提高患者门诊就医体验。导诊服务便民化。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就诊咨询、信息查询、速取化验单、免费测量血压等服务,还提供轮椅平车设施、免费饮水和一次性水杯等便民措施。病房管理优质化。目前在内一科、内二科、外三科、外二科、外一科、妇产一科、儿科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行了小组包干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落实基础护理,协助无陪护患者如厕等基础护理工作;规范晨、晚间护理流程,注重细节,开展贴心服务,除此以外,责任护士负责了患者的用药、治疗、沟通、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后期康复的全过程,患者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病人满意度达标(97%-98%)。环境改善多面化。实行价格公示制度,所有服务和收费进行全面公开,采取电子信息平台等有效措施方便群众查阅。实行住院和门诊病人费用清单制度。功能科、放射科、CT室、药剂科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患者有序就诊,体现了医院窗口服务的先进性、科学性、优越性

05

增进沟通促和谐,缓解医患紧张关系。

为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医院加强投诉管理,积极调节医患关系,完善了投诉管理制度,优化了投诉接待流程,打通了院内院外反应通道,医患关系明显得到缓解。医院重新修订了《德安县人民医院投诉管理实施细则》;设置了投诉信箱,公开了投诉电话;成立了专门的投诉接待室,安排专人负责,对患者投诉做到快速反应、即时处理、结果反馈。与去年全年相比,各项投诉案例均有大幅下降。去年全年接待投诉案例为72例,2016年,接待投诉案例为43例,与去年相比有明显滑落,其中医德医风14例,占投诉总次数的33%,医患沟通13例,占投诉总次数30%;医疗质量5例,占投诉总次数的12%,护理质量4例,占投诉总次数的9%,其他投诉7例,占投诉总次数的16%,全年无恶性医闹事件发生。

 

德安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着“依托百姓信赖,保障群众健康”的办院理念和“爱岗敬业,待病人如亲人”的服务宗旨,以入选全国500家县级综合能力提升医院名录为契机,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三周期等级医院评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主线,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获得感受,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难题,群众就医满意度大大提升。

【编辑/雷丹  范静   审稿/魏方明】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