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像腹股沟疝这样的病症起码要住上5天院,没想到现在不用一天就能出院了!”近日,刚在威海市立医院胃肠外科做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张先生感叹道。
自2016年起,威海市立医院率先在全市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首批确定腹股沟疝、乳腺良性肿瘤、胃息肉、白内障等12个病种为第一批日间手术病种,截至目前已开展了840多例日间手术。
近年来,威海市卫生计生部门从诊疗清晰、临床路径明确、医疗质量和安全可控的病种中遴选部分手术病种作为日间手术病种,在全市确定部分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对符合日间手术病种适应证的患者,在门诊进行术前检查后,24小时内完成计划性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并安排出院,从而缩短患者住院等候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综合考虑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及手术风险等因素,按照‘先期试点,逐步扩大’的原则,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工作。”据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6年11月,威海市立医院采取试点推进稳妥铺开的模式,首先在胃肠外科、消化内科等8个科室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并定期总结经验,开展日间手术培训,逐步在全院有条件的科室全面铺开日间手术服务模式,平均每个月开展100台左右。
“考虑到日间手术对社区康复的需求,医院还与十余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并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的指导帮扶,确保患者诊疗、康复全过程都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威海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日间手术开展以来,像腹股沟疝、乳腺良性肿瘤、白内障等患者普遍接受日间手术。哪些手术可以采取日间手术的方式呢?威海市立医院规范管理,在各个环节立起了管理的“硬杠杠”。
市立医院建起包括“三个准入标准、三个评估标准、两个应急预案和一套随访计划”的“3321”全流程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保障日间手术的有序开展。
“三个准入标准是手术术式准入、患者准入和医生准入。”威海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也就是说,日间手术术式要求术后出血风险小、气道受损风险小、能快速恢复饮食和饮水,以及患者的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即便是同样病症的患者在术前也需要做充足的检查。患者准入是通过术前评估确定患者准入的标准,既包括患者的身体情况,既往病史、病情严重程度等,也包括患者家庭社会情况。医生准入要求日间手术的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达到一定的专业职称和工作经历,还要经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培训、考核同意并授权后方可开展日间手术。
符合准入标准是第一层门槛,评估标准则为日间手术上了一道保险杠。“三个评估标准包括入院前的麻醉评估、出复苏室的评估标准和出院评估标准。”据该负责人介绍,患者在入院前需在门诊完成术前检查,再经医师和麻醉医师评估达到日间手术的准入标准,才办理日间手术手续。
患者在手术后出复苏室前,由复苏室医师根据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指标进行评分,达到标准才可出复苏室;患者出院前由病房医师根据其生命体征、有无恶心呕吐、伤口出血情况等评分,达到相应标准才准予出院。
“看似短暂的24小时,医院在术前、术中、术后都做了充足的、完备的准备和预案。”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日间手术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术式改变、出院评估不达标等情况,麻醉科主任或手术科室主任评估患者不能按照预期出院时,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须安排患者在病房继续治疗,并确保相关救治措施落实到位。
术后,日间手术患者与手术医师互留联系方式,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及时联系到手术医师。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三天内,手术医师每天需要按照随访计划与病人进行电话回访,沟通、了解、掌握病情,指导治疗。如果患者在出院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也可通过电话及时与手术医师或手术科室联系,经绿色通道直接收入相应病房治疗。
患者王先生在日间手术术前检查阶段,发现下肢血管高凝状态,医生在发现问题后开出了抗凝药物。经过一周左右的药物控制,王先生彩超复查时状况改善,第二天就能预约手术。从术前检查到手术、出院,王先生在医院住院不到24小时,节省了不少住院费用。
“动手术是大事,很多人都是请假来医院,还有很多老年人一旦住院,一家老小都跟着奔波,晚上还要轮流陪床,除去经济费用不说,光是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曾接受日间手术的市民张先生说。
很多患者担心住院费用省了,那术前检查是不是负担大了呢?其实不然。
据了解,在日间手术费用医保支付方式方面,患者在门诊进行术前检查的项目(医保规定的日间手术各病种术前检查项目)纳入医保报销,与住院医疗费用一并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患者入院后按正常住院医保政策报销。如因患者病情等原因不适合出院,转入一般住院流程,不影响医保报销。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费用实行按病种结算,不列入医疗机构总额预付指标内。
因日间手术不占用医保指标,且能高效利用床位资源,缩短平均住院日,从而为医疗机构“减了负”。下一步,威海市立医院将增加日间手术病种,扩大日间手术覆盖面,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