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大普药成鸡肋?是你没选对战略

继“广告投放”、“铺货”之后,“控销”成为OTC药品营销的热门词汇。那么,大普药产品是否可以借力控销模式来操作?这是很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这些产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消费根基好,销量大,不做可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没有品牌支撑,市场竞争剧烈,价格混乱,又找不到销售方法。


价格混战让大普药成鸡肋


表面上看,“控制”和提高“销售”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控与不控,无论是对渠道还是对终端而言,其销售动力就会不同,意愿不同,最终导致的销售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具体来讲,对于渠道来说,因进货价格的不一致,导致销售价格不同;对于终端来说,不知道从什么渠道进货才不吃亏,进货价的不一致,导致终端销售价格混乱,终端不敢卖高价,只能低进低出,高进高出,因为终端最害怕消费者知道买贵了,再也不来光顾了。所以,对于大普药品种,无论渠道还是终端,销售的意愿低,销售量也就少,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鸡肋。


“控”是手段,“销”是目的


一般来说,药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上,需要经过渠道和终端,最终到消费者手上,产品价格翻了好几倍也是正常现象。通过终端走访,我们不难发现,出厂价在3~5元的大普药,药店销售价一般在15~20元左右。仔细询问得知,药店还不愿意销售这类产品,对于企业来说,这类大普药销量小,利润贡献低。


设想一下:假如同样一个普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甚至去掉中间环节,直接给终端销售,而且采取控制的手段,筛选出一部分能合作的终端销售,药店销售的积极性是不是会提高很多?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控销手段的运用,零售价格的维护和统一,使得终端高利润有了保障。


所以,“控”是手段,“销”才是目的。


如何选择大普药?


然而,减少中间环节,采取直供终端的做法,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这样的条件。笔者认为,连锁直供模式,选择的大普药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并掌握一个方法:


条件一:企业是否有重磅品种


如大广告品种、处方药转OTC等品种只要扩大销售面就能提高销售额,因为产品已经被市场教育多年,是品牌产品、重磅产品。消费者只要能以更便捷的方式购买,就能实现销售增长。


条件二:能否成为连锁药店的“老板一号工程”品种


如果产品能与直供的连锁达成高度的战略合作,从连锁的角度来讲,如果这些引进的品种属于老板亲自过问、亲自抓的品种,也可能实现销售上量。如广东心宝制药的龟鹿补肾片就是典型的案例。


条件三:是否合理分配利益


事实上,很多普药品种在一些连锁有较好的市场表现,究其原因,就是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