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相关名
木香、蜜香、云木香、广木香、南木香、川木香、老木香、新木香、越木香、越隽木香、煨木香。
产地
主产于云南。 四川、西藏亦产。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2-3年生的根,除去须根及泥土,切段,大的再纵剖为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
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
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饮片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黄棕色至灰褐色,有纵皱纹。
切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中部有明显菊花心状的放射纹理,形成层环棕色,褐色油点(油室)散在。 气香特异,味微苦。
煨木香
形如木香片,棕黄色,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温通,苦燥而降,主入脾、胃与大肠经,兼入三焦与胆经。
能通理三焦,尤善行肠胃气滞,兼健脾消食,为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肠胃气滞有寒兼食积者用之最宜。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病证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2)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3)脾运失常、肝失疏泄之胁肋胀痛、泄泻。
(4)脾虚气滞之食少吐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生用专行气滞,煨熟用实肠止泻。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香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调整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消化性溃殇、促进胆囊收缩、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镇痛、抗菌、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故事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山西道监察御使李慈铭曾因夜感风寒而全身不适,肠鸣腹泻。
第二天一早,李慈铭请城中名医前来诊治,医生问明病情后,笑捋白须,自医药箱中取出一瓶药丸,令李以浓米汤饮下20粒,过了一会儿,李慈铭的腹泻就止住了。
两天后,李慈铭的病即痊愈。李慈铭问医生所用何药,医生回答说:“此药就在大人洗砚池旁。这种叫木香的花木,行气止痛、实肠止泻。用其根与黄连做成药丸,即大人所服之药。”
李慈铭乃光绪进士,著名文学家,看着似白丝缎织就的瀑布一般的木香花,大为欣喜.
兴奋之际,还特地做诗一首:“细剪冰蘼屑麝台,双含风露落琼瑰。分明洗砚匀笺侧,长见笼香翠袖来。”
诗中用白色的蘼芜和麝香的细末来比喻木香的香浓之气,真是传神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