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发烧,家长恨不得马上退烧,如果总不退,就会想着抱医院打针,因为很多人认为打针能好得更快一些。
连医生都会给自家孩子打的退烧针,可以打吗?发烧打针能好得快些吗?
读了那么多科普大家可能也知道,发烧是症状而不是疾病,如果不考虑发烧背后的病因,仅退烧而言,吃药和打针都是用退烧药去调节体温中枢来实现降温,只不过两者给药方式不同,用的药也有些不同。
口服是把药吃进去,然后通过肠胃吸收进血再发挥作用,而打针的形式会更多一些,可以直接把药推进血管里,也可以通过吊瓶把药慢慢滴进血管里,还可以把药打进肌肉里然后吸收进血发挥作用。打针不用担心肠胃吸收不完全,也不需要先经过肝脏的代谢破坏,确实起效会更快,药物利用率也会更高。
但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组还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儿童退烧推荐的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不是打退烧针,而且很多国家都没有退烧针,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国内用的“退烧针”主要有来比林,安乃近和安痛定3种。
来比林成份是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合物,经人体代谢后释放阿司匹林从而发挥退热镇痛的作用,但阿司匹林会增加儿童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尤其是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的孩子。瑞氏综合征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虽然少见但很凶险,所以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不应以退烧为目的给12岁以下孩子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
安痛定是一个复方制剂,里面有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三种成分。氨基比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的结合物其实就是鼎鼎大名的安乃近。
为什么不要用安乃近退烧?<☜戳蓝字了解更多>
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安乃近其实都同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关于这类药物,国内有篇论文总结得很清楚,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摘自:梅占军,杨悦,边蕾 儿童应用吡唑酮类药物的安全性及监管措施研究
图片来源:pixabay.com
-End-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河南康道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