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医师考试中最为基础的科目,同时也是最容易拿分的一个科目。郑老师特此,将中医基础理论在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轻松记忆,快乐学习。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阴阳的对立制约;
②阴阳的互根互用;
③阴阳的消长平衡;
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10.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1.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2.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3. 阴阳的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4.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5.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6.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7.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18.“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19.五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20.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自然界五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方位 季节 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徽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四时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21.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27.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29.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
③暑多挟湿。
30.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
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③湿性黏滞;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31.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
32.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②火易耗气伤津;
③火易生风动血;
④火易致肿疡。
33.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4.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35.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
②影响脏腑气机;
③多发为情志病证;
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36.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7.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8.发病的类型:
①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即感邪后立即发病。
②徐发:又称为缓发,即指感邪后缓慢发病。
③伏而后发:即指感受邪气后,并不立即发病,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④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疾病。
⑤合病:合病之说,首见于《伤寒论》。指外感病初起时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
⑥复发:指疾病初愈或慢性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39.正治: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40.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相符的病证,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假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究其实质,仍然是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包括①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②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③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④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其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
42.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是根据时令气候特点,考虑用药的治则。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3.养生原则:
①顺应自然;
②形神兼养;
③调养脾肾;
④因人而异。
44.养生方法:
①适应自然,避其邪气。
②调摄精神,内养真气。
③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④劳逸结合,不可过劳。
⑤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45.《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之数论述人体生长发育到衰老的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丈夫八岁,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二)B型题
A.《黄帝内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D.《医学纲目》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
5.温病学理论源于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
10.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三、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四、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7.同病异治
五、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试 题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11.C
21.C
(二)B型题
1.D
(三)D型题
1.DE
(四)X型题
1.BCD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
5.《黄帝内经》
6.整体观念
7.中医基础理论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9.慧
10.辨证论治
11.心
12.五脏一体观
13.基础
三、判断题
1.×
四、名词术词解释
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考前冲刺再提30分
冲刺习题讲解:
历年真题、高频考题、易错题。我们讲解做题方法、技巧,提高大家的应试能力。
1.习题押题班共76学时,
2.上课时间晚7:30-9:30
3.名师讲解、全程干货
4.押题点睛,再提30分!
报名联系15010690210、15538955609
内容由郑老师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记得分享和转发给更多的人学习哦!
===================================
更多医学复习资料请点→https://user.qzone.qq.com/2811798393
执业药师考试qq群 472123283
医师资格考试qq群 151404122
护士资格考试qq群 422969163
卫生资格考试qq群 438122117
医师资格考试qq群 151404122
护士资格考试qq群 422969163
卫生资格考试qq群 4381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