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频发,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高血压虽然“游荡”于很多人的生活当中,但是人们却对这类疾病的防治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偏差。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些常见的高血压认知误区。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不在同一天)测量3次上肢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称之为高血压。血压水平分级如下图: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但是人们往往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耽误了病情。据《当代医学》的一项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其防治方法报道中,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有以下六种:
一些高血压患者希望血压快速降低,越低越好。其实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病程长或年老的患者更为明显,为了要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必须有较高的血压才能维持。一旦血压突然降低过多,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不能马上适应,就会导致头昏、头痛、眼花、肢体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血压过高相似,如未及时测血压,误当成高血压而急服降压药,就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有些人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是痊愈了,便自行停药,结果在不久后血压又升高,再用药使血压降低,这样人为地使用降压药让血压反复降低再升高,会造成血压波动,对心、脑、肾等器官有更严重的损害。
高血压不控制所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而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频率较低,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则微不足道,降压用药原则是多种药物小剂量联合降压,这样可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尽可能相互抵消,避免重大不良副作用。
人的血压一天中会出现两个高峰,第一个就是起床后的清晨血压高峰,第二个是午后的血压高峰。同时,中风、心绞痛、猝死、和心肌梗死在清晨发生率最高。传统的每日服三次药的方法是没有考虑患者的变化规律,只是为了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夜间血压偏低。《当代医学》建议患者选择长效的降压药,每天清晨醒后服用药,这样就可有效防止清晨血压高峰,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午后和夜间用药。
据《国民健康报告》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为20.21%,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存在高血压问题,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2.65%,女性高血压检出率为17.80%。与女性相比,男性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近年来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如应酬多,不良饮食习惯,工作压力大,久坐不动等都容易导致神经紧张和血管收缩,给高血压的发生带来风险。而且很多年轻高血压患者不愿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用降压药,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这是错误的。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血压控制得越早越好,能越早地保护血管。
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平时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一有头晕、失眠、手指麻木等症状时就加大剂量。事实上,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症状很多,血压也不一定很高;也就是说血压的高低与症状并不成正比。高血压病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症状很少或根本没有任何症状,约半数患者都是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测量血压后才发现血压增高,虽然没有出现症状,但心脏及血管的压力负荷则持续存在,日久导致心肌肥厚,引起冠心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脑出血、脑梗死、眼底动脉硬化。
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以上六大误区,正确对待高血压,做到及早发现积极治疗,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醒脑降压丸—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实验 :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29.6g/kg,即314倍成人用量,未见任何异。
★长期毒性实验:大鼠灌胃剂量6g/kg/d连续三个月,即63倍成人用量,大鼠一般症状观察正常,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重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药物有关的毒性反应。
★临床试验研究:未见与药物有关的毒性、副作用等不良反应。
★上市后监测:投放市场30多年来,经国家和地方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企业监测,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报道。
温馨提示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合理的膳食可使身体更健康,以下是对大家的建议:
1、适当摄入蛋白质
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改善血压情况。
2、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
含钾的食物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等。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海产品
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400克,水果100~200克。应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