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风湿病的概念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弊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现代医学称之为“风湿类疾病”,凡是侵犯关节、肌肉、韧带、肌腱、骨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病范畴。
骨性关节炎
病因:
内因:正气不足
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针、灸、推拿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推拿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说明人的生长与健康,病的酿成与痊愈,与人体经络有密切关系。针、灸、推拿就是根据有关经络俞穴的理论,运用不同的方法调整经络气血,借以通达营卫谐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通于保健强身、益寿延年者,则属于养生范畴。
针、灸、推拿,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点是相同的,都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调整经络、刺激俞穴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营卫气血的的运行,从而起到和阴阳、养脏腑的作用。
三种方法其实均施以手法为主,则是以不同手法达到不同目的。三种方法各有特长,针刺有补有泻;灸法长于温补、温通;按摩则侧重于筋骨关节,属于中医外治法中三种不同类型的方法。
灸法及按摩运用较为普遍,针刺古代多有运用,而近似不如灸及按摩应用广泛。三者常可配合使用。欲获近期效果时,可用针法。然而对禁针的穴位,或不宜针法者,则可用灸。灸法往往较缓而持久,欲增强其效果,亦可配以针法。针而宜温者,可真就并施。不宜针、灸者,可用按摩法。
(一)中医传统疗法最显著的特点:自然性
1、利用自然物质
2、朴素的治疗手段
(二)中医传统疗法的第二个特点:多样性和实用性
推拿
中医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疾病防治目的的一种方法。
推拿的基本作用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到:
1、疏筋通络,解痉剥粘,滑利关节
2、理筋正骨,纠正调曲,整形复位
3、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1、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强局部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促进血肿水肿吸收。
2、抓住原发性压痛点,提高局部痛阈。
3、充分拉长肌肉,解除其紧张痉挛。
4、直接剥离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
5、纠正小关节紊乱及滑膜嵌顿。
6、整复关节错缝、错位、脱位。
推拿既可以恢复肌张力,促进萎缩的肌肉恢复肌容积。
推拿即可缓解肠痉挛也可促进肠蠕动
推拿即可降血压也可提高低血压
推拿即可舒缓神经治疗失眠也可提高神经兴奋性解除疲乏困倦
针灸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1、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2、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3、医疗费用经济
4、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或称灸疗。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柱与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在病人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刺激,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调整生理功能,增强身体之抗力而收到治病防病,保健强身之功效。
1、治未病:《黄帝内经》“夫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2、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古有“灸治百病”之说,现代研究已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3、操作安全,容易掌握:“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
4、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5、没有毒副作用
国医堂公众号(sygytzyy)
咨询热线(024-83831666)
国医堂医院网温馨提示: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如使用上述方法无效的话,请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国医堂公众号(sygytzyy)或拨打咨询热线(024-83831666)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