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注意啦!浙江多地发现登革热病例,做好预防是关键

热!热!热!

“秋老虎”咄咄逼人

高温依旧迟迟不退

雷阵雨经常来袭

蚊子开启了“行凶作案”的“狂暴模式”

无论是家里

还是公共场所

小编也时常被这些可恶的蚊子“血虐”

被虐也就算了

最令人担心的是“登革热”这种急性传染病

是以蚊子叮咬为媒介传播的

据了解,截至7月31日,浙江多地发现登革热病例。其中,台州市也有出现,但症状较轻,经流行病学调查,均为输入性病例。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伊蚊(花斑蚊)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宿主。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在中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台湾、广东、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目前,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登革热在我国多发生于6-11月份。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1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

传播媒介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是一种中小型黑色蚊种,有银白色斑纹。人们也常称他们为花蚊子、花斑蚊。

3

易感性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需要明确,登革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SO,预防是关键! 防控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蚊虫的叮咬。


△ 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 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但需严格遵照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影响身体健康;


△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温馨提示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
△ 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或当地有登革热疫情发生;
△ 发病前15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 出现本文提到的登革热样症状和体征。


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3项措施:
△ 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取得联系;
△ 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
△ 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感染科专家介绍

姓名:朱火明

职务:感染科主任

职称: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门诊地点:南院区感染科门诊

姓名:吕继算

职称: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一、二、五

门诊地点:南院区感染科门诊

姓名:陈雪金

职称: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六、日轮流

门诊地点:南院区感染科门诊

姓名:林远荣

职称: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六、日轮流

门诊地点:南院区感染科门诊

姓名:徐海波

职称: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六、日轮流

门诊地点:南院区感染科门诊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