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指甲上出现了棱线,殊不知这些棱线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指甲上出现的棱线可能是肝气郁结的征兆。通常女性的精神敏感而脆弱,极易导致肝气郁结,出现情绪烦躁、易怒,胸肋胀满,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月经紊乱,甚至指甲上有棱线等症状。
预防肝气郁结要做到“暖,乐,闲”。
暖,即是温阳气,少食寒凉,让自己暖起来,例如晨起喝一碗生姜水,可治疗抑郁症,脾胃虚寒等。
闲,即注意休息时间,养肝血,让自己美起来。晚上不睡损杀阳气,早上不起封杀阳气。晚睡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轻则导致面色晦暗、月经紊乱、易于感冒、疲劳,重则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
乐,要做到疏肝气,让自己乐起来。晨起,通过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情;也可从饮食上改善,多吃些全小麦、黄花菜、百合、生姜、薄荷、生麦芽、莲子、佛手、金橘、玫瑰花茶等。
宝宝的指甲异常,缺维生素了?
小孩子正常的指甲是粉红色、饱满的,表面光滑、有亮泽,指甲片坚韧,指甲边缘的轮廓上没有倒刺。有一些家长常常会留意到孩子的指甲,发现异常时,就怀疑孩子是不是缺少维生素。小孩子的指甲异常,会有各种症状,原因不一定是缺乏维生素。
指甲发白或淡红 如果宝宝指甲发白或为很淡的红色,再加上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眼结膜和嘴唇呈微红或发白等症状时,说明宝宝极有可能是贫血了。此时家长需要给宝宝调整好饮食,6个月的小宝宝可以添加铁强化米粉,再大一些的宝宝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血、红肉类、蛋黄等,同时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果贫血比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铁剂。
指甲变灰、变黑 如果宝宝的指甲出现了灰色或黑色,多半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家长要尽量保持宝宝手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如果家里有其他人患了真菌感染,要尽量避免接触宝宝,以免传染。
指甲易断 有些宝宝的指甲甲板比较薄脆,指甲很容易就断了,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够所引起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饮食不能过于偏素,而应该多进食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指甲边缘倒刺 如果宝宝的指甲边缘总是长出倒刺,有可能是天气干燥所引起的,给宝宝擦上润肤露后,倒刺很快就可得到改善了,但如果宝宝一直都是长倒刺,就要再看看宝宝是不是体内缺乏维生素或锌等微量元素了。可适当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指甲有横沟、凹窝 当宝宝指甲的甲板上出现有横沟、小凹窝、纵向破裂等异常现象时,有可能是体内一些疾病所发出的信号。举例说,比如甲板出现小凹窝,有可能是宝宝患有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斑秃等)的征兆。甲板出现有纵向破裂时,有可能是与宝宝患有系统性疾病或外伤有关。所以,当发现宝宝指甲甲板出现上述异常时,最好能带到医院,请皮肤科或者儿科医生进行诊治。
剪指甲超出指尖一毫米
剪指甲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每个人习惯不同,有的喜欢留一点,有的剪得很秃。这里面其实大有学问。
指甲作为皮肤的附件之一,能起到“盾牌”作用,既保护了末节指腹免受损伤,还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协助手抓、挟、捏、挤等。由于每个人习惯不同,指甲修剪的形状、长短也有所不一,但剪得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存在一些隐患。一方面,剪得过短,甚至短到紧挨着皮肉,在拿东西、抓握、做家务时,指甲很容易与甲床脱离,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时间长了,指甲的两端还可能向里生长,严重时会出现“嵌甲”,甚至诱发甲沟炎。另一方面,剪不到位、留得过长,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生活中会发现不少长指甲的人,指甲缝中都会有黑色的污垢,很容易随口而入。尤其是有吮指习惯的孩子更要注意,否则易导致消化疾病。
不少爱美女性还喜欢在指甲形状上做文章,将指甲剪成方形、尖形,甚至很久不剪,留长指甲。这样很容易划伤自己和他人,还容易在穿衣服时钩住毛衣或线衣的线而扳伤手指,给平时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怎么修剪指甲才科学?1.剪指甲的合适长度是:指甲顶端超出指尖一毫米,留出一小条白边即可。2.我们的手脚指甲每星期会长0.5~0.7毫米左右,建议一周修剪一次。3.最好将指甲边缘修剪成椭圆形,否则会使指甲受力不均衡,容易出现劈裂。建议每次剪完后,用锉刀将其磨圆。(文章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