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节气】一场秋雨一场凉,白露到,防秋凉秋燥

白露

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从这一天起,天气转凉,秋意渐浓,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之。



防秋凉


白露之后,日夜温差渐大,早晚不注意保暖或饮食不当则容易受风寒湿邪所累,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病症。饮食当注意不要贪食生冷瓜果,早餐宜喝粥,既能治秋凉,又可防秋燥,例如银耳粥、莲子粳米粥、莲子百合粥、芝麻红枣花生粥等。粥品制作简单,可根据食物本身性味及个人需要搭配,如莲子粳米粥,具有暖胃健脾的功效;莲子百合粥,可清润肺燥止咳;芡实红枣花生粥,可调整改善因夏季贪食生冷而导致的胃痛胃胀、畏寒等胃寒表现。


若不慎受寒,肺脏娇嫩,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例如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容易急性发作,所以秋季适当的耐寒锻炼可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免疫能力。饮食方面可根据病情食用具有御寒解表或温中健脾的药膳。




1.葱姜糯米粥

【材料】葱白5根,生姜15g,糯米100g

【做法】糯米煮粥,再将姜葱捣烂与稀粥煨热,1次服下。

【功效】疏风解表。可治伤风感冒初起,畏寒怕冷、流清涕、头痛等症。



2.附子止痛粥

【材料】炮附子、炮姜各10g,白术12g,人参6g,炙甘草6g,粳米100g,饴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中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最后加入饴糖调味。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止痛。可治疗脾胃虚寒,腹痛,胃痛,喜温喜按者。


3.补气黄芪汤

【材料】鲫鱼250g,黄芪15g,生姜3片,盐、味精适量

【做法】黄芪煮汁去渣,同鲫鱼、姜片共煮至熟烂,加盐、味精等调味。

【功效】益胃健脾,补气升阳。可治脾胃气虚者。




秋燥


秋季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痰黏、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秋燥是秋季饮食养生的一大要事。甘味入脾,五行中,脾胃属土,土可生金,肺属金,故甘味益脾利肺,且有生津之效。《遵生八笺》中说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即可适当多食蜂蜜、芝麻和杏仁等性润味甘淡食物。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银耳、蜂蜜、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同时还可以多喝开水、豆浆、乳制品等,有助益胃生津;秋主收藏,辛可发散,应少吃辛辣的食物




1.苏游凤髓汤

【材料】松子仁100g,胡桃仁200g,蜂蜜50ml

【做法】将松子仁、胡桃仁去皮壳,研碎末待用;蜂蜜倒入锅中熬熟,加入松子仁末、胡桃仁末,边熬边搅拌,至浓稠起锅。每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本汤10克。

【功效】本古方出自《外台秘要》,润肺生津止咳。



2.白果蜂蜜饮

【材料】白果10g,蜂蜜两勺

【做法】白果炒后去壳,加水煮熟,加蜂蜜调汤服用。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


3.银耳山药羹

【材料】白扁豆30g,银耳30g,山药100g,白糖少许

【做法】白扁豆晒干或烘干,碾末备用,银耳温水泡发后切丝,山药洗净切片,将山药、银耳同如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加入白扁豆末,继续煨煮30分钟,煮成羹状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健脾和胃,适合脾胃阴虚者。


4.银鱼豆腐

【材料】鲜银鱼200g,嫩豆腐500g

【做法】豆腐切块在沸水中烫过,汤底完成后,将银鱼、豆腐一同下锅,适量加入酒、姜、葱等调料调味。

【功效】养胃阴、益中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

保健科主任 方泓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