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仙茅

仙茅



来源

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相关名

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蟋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独脚丝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仙茅参、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


产地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初发芽前及秋末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防蛀。切片生用,或经米泔水浸泡切片。


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为圆柱形,略弯曲,两端平,长3~10厘米,直径3~8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皱缩不平,有细密而不连续的横纹,并散布有不甚明显的细小圆点状皮孔。


未去须根者,在根茎的一端常丛生两端细、中间粗的须根,长约3~6厘米,有极密的环状横纹,质轻而疏松,柔软而不易折断。


根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微带颗粒性(经蒸过者略呈透明角质状),皮部浅灰棕色或因糊化而呈红棕色,靠近中心处色较深。


微有辛香气,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质坚脆、表面黑褐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

辛,热。有毒。归肾、肝经。


功效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主治病证

⑴ 温肾阳,壮筋骨。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

⑵ 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

⑶ 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或酒浸服,亦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燥烈有毒,不宜久服。


古籍摘要

《海药本草》:“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益阳”。


《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无子,益阳道,……强记,助筋骨,益肌肤,长精神,明目。


《本草纲目》:“仙茅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惟阳弱精寒,禀赋素怯者宜之。若体壮相火炽盛者,服之反能动火。”



故事

据苏颂《本草图经》记载,唐开元元年,西域婆罗门僧向唐明皇李隆基进献一方。


唐明皇服后精力倍增,大喜过望,于是传旨下去不许此方向宫外流传。可惜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明皇逃离长安,方书大量散失,那个不传之秘方亦流入民间,由一位名叫不空三藏的僧人获得。


这个颇受唐明皇喜爱的秘方其实只有一味药——仙茅。


仙茅,一名独茅,又叫茅爪子,李时珍谓此药首载于北宋《开宝本草》,是唐朝后期才从西域印度传入我国的外来药,故《新修本草》无缘将其收入。


实际上五代李珣的《海药本草》就有记载,南唐筠州刺史王颜著《续传信方》时也收录了当时颇为盛行的仙茅方,所以,苏颂说“今江南呼为婆罗门参言其功补如人参也”。


李珣《海药本草》曰:“仙茅生西域……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久服轻身,益颜色……叶似茅,故曰仙茅。味辛平,宣而复补,无大毒,有小热,有小毒。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不倦。”李珣已经把仙茅因何得名解释得再明白不过了。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明皇肯定还要继续独享秘方;如果没有婆罗门僧献方,仙茅入药也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仙茅虽好也有其弊,李时珍已经认识到滥服仙茅的危害性,于是谆谆告诫:“仙茅盖亦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惟阳弱精寒、禀赋素怯者宜之。若体壮相火炽盛者服之,反能动火。”


也就是说,临证应用必须把握其适应证,辨证施药,才不至于伤阴动火,引发其他病证。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李时珍还引用了张杲《医说》的一个案例:“一人中仙茅毒,舌胀出口,渐大与肩齐。因以小刀嫠之,随破随合,嫠至百数,始有血一点出,曰可救矣。煮大黄、朴消与服,以药掺之,应时消缩。此皆火盛性淫之人过服之害也。”


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仙茅毒者,大多是一些恣情纵欲的淫乱之徒,借助仙茅之类以壮阳。


仙茅与淫羊藿一样,是补肾壮阳的代表药物,主治肾阳虚衰、阳痿不举、宫冷不孕,以及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诸证。


虽然两药来自不同科属、出自不同年代,但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时却将二者一前一后排在了一起。因淫羊藿俗名仙灵脾,故后世所谓“二仙”即指此两药。


现代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上海经验方“二仙汤”,就是以仙灵脾、仙茅为主组成的。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二仙汤”有确切疗效,现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中药名中带“参”字者很多,但有的根本没有补益作用。仙茅名字中虽然无“参”字,却功补如人参,古时曾被称作“婆罗门参”,也是名副其实。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