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还在纠结做什么?且看财富500强榜单对医疗人的启发

 专栏作者/钱鋆

 10+年临床,解剖人体;10+年商业,解析人性。喜探寻事物本源,一切都是哲学和数学!


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榜单发布:2015年度上榜公司的总营收、净利润总和以及入围门槛均有11%左右的下降,2016年度这三个指标虽有小幅回升,但世界经济仍难言景气。沃尔玛连续四年排名第1,中国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和丰田汽车分列第2~5位。同时,沃尔玛和中石油也是员工人数最多的公司,分别为230万和151万。总体上,人力、资本、资产密集型公司体量更大。苹果公司和中国4大银行排在利润榜第1~5位,但这5家公司营收均有大幅下滑。


01


圈内朋友小S与笔者Daniel有相似经历,都是医生出身、做过多年医疗销售和市场等工作。知道笔者常关注并思考行业宏观状况,但小S还是忍不住问:这似乎是行业大佬和投行的事,对我们一线人员扯500强榜单究竟有什么用?


Daniel:不然,500强榜单看似宏观,但该榜单一直是衡量全球各行业公司的“终极榜单”,且上榜公司都是行业大浪淘沙后的典型样本,医疗公司概莫能外,故有很多信息可以提炼思考并得到启发,比如业内朋友经常问我的问题:在医疗行业,做药、器械、还是医疗服务好?

 

小S:了解榜单是能长点见识,积累谈资。但这些枯燥的数字还能看出什么门道?

 

Daniel:一线人员的谈吐、见识本就是职业素养,不是段子手的销售肯定不是老司机。但本着哲学思维,可透过这些数字表面探究行业内在的趋势和逻辑。因多元化策略及近年的医疗热,一些传统上非医疗类公司也介入医疗业务且在细分领域颇有建树。但为上述目的,重点看以医疗为主业、或被行业内视为医疗巨头、或新进\退出的公司,并将之前2个年度的数据列入比较,见下:

(点击放大观看)


02


小S:上榜医疗公司还不少,但很多公司名字真没听说过。

 

Daniel:嗯,不急。我们先看下榜单中医疗公司总体情况。

 

1、公司名单变化:2016年度上榜医疗公司30家,比前2年略有增加。收购柯惠后的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和以色列非专利药公司梯瓦新入榜;美国社区医疗连锁公司Community Health System继续颓势并退出今年榜单。其余近90%的公司是榜单常客。

 

2、子行业分布:2016年度上榜公司中药械生产公司19家,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如GPS、强生、罗氏、辉瑞、拜耳、诺华等,但无一中国公司。医药商业流通公司8家,包括中国国药集团(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医疗公司)。医疗服务公司3家,且均在美国。多数医药商业流通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公司我们并不熟悉。

 

3、排名位次及财务状况:上榜医疗公司总体排名平稳,平均在210多位;医药商业流通公司麦克森(MCKESSON)、医疗综合服务公司联合健康分别排第11、13位,大幅领先我们熟知的药械生产公司。上榜医疗公司营收平均数为693.897亿美元,高于2015年度,但低于2014年度;利润平均数为46.785亿美元,为近3年最低。

 

03


见小S埋头看表,Daniel继续说道:

 

我们再管豹窥斑,探究行业可鉴的趋势和逻辑。

 

1、医疗行业是典型的抗周期行业,最大特点就是“稳”。


在经济下行周期内,身为医疗人应该感到“稳稳的幸福”。理由:一、近3年医疗公司的名单、平均位次、平均营收和平均利润变化均不大。二、在平均营收最低的2015年,多数医疗公司的排名反而上升。

 

2、医疗行业是公认最保守的行业,另一特点就是“慢”。


理由:


1)上榜公司90%是老面孔、不乏百年企业,且财务数据鲜有大幅增长;行业并购也几乎围绕主业进行,并非一味求大。任何所谓跨界的资金、技术和商业模式都面临医疗天然的模糊性、经验性、社会性、伦理性,以及派生出的政策性的强对抗,故至今鲜有跨界成功的案例;


2)医疗本质上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医疗研发常“十年磨一剑”,革命性技术尚未或难以频繁出现,因此技术的“慢”决定了行业的“慢”。“可以挣点钱,但别想挣快钱”,这是上月召开的中国医疗投资峰会50家投行的共识。

 

3、医疗行业巨头还会出现或壮大,但特点仍是“专”,难以赢家通吃。


无论打工还是创业,多积累,少跨界,很多机会是“守”出来的。


理由:


1)人口和经济大国中国的医疗公司尤其医疗生产和服务型公司还无一上榜(相对其他行业,中国医疗公司真的拖后腿了),但未来可期;


2)如上所述,医疗本质上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基础研究的迅猛发展和行业巨头的持续投入,医疗自身革命性技术迟早还会出现、并催生相关巨头;


3)常言道“理工农医”,医疗涉及范围广、细分领域的鸿沟尤胜跨行,上榜药械生产公司、医药商业流通公司和医疗服务公司看似彼此熟悉,也不缺资金,但鲜有行内跨界。故上榜医疗公司几乎都是“专”的代表,尤其一些耳熟能详的药械生产公司都是因几个专科领域的突出优势而屹立至今。倒是影像类器械巨头因医疗大型设备对工业技术的依赖,主营横跨医疗内外。


4、医疗行业各细分领域发展“平均”。


药械生产、商业流通和医疗服务各有千秋,数字上看不出哪个领域更容易、或更难。


理由:


1)榜单中药械生产公司数量多、利润相对高,更国际化,且几乎都已进入中国,如前述那些耳熟能详的巨头,但因为“专”的特点集中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和商业流通公司体量更大,如多元化的医疗保健公司联合健康、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S,行业集中度高,但上榜数量少、利润相对薄,且受政策影响更大,故基本以本土发展为主,这也应是国内医疗服务和商业流通领域的趋势。


2)国内医疗行业某些领域“难做”更多是由社会特定阶段和政策因素导致,是局部或短时的感受;而政策基于诊疗模式,模式基于社会文化传统,故并非真的难做(常见原因是行业壁垒低、需求弱);如时间空间拉长,很难说哪个更难做。因此无论打工还是创业,选择药、器械、还是医疗服务,选择生产公司、还是流通公司,从长远看都没有问题,但基于行业“稳”和“慢”的特性,紧扣自身核心能力,做熟不做生才是真经。


5、医疗行业中资本运作是双刃剑。


资本运作是商业领域强者愈强的重要手段,医疗行业也如此。尤其药械生产领域,擅长多元化或资本并购的公司更大,如强生制药+器械,罗氏制药+诊断。但由于医疗行业特点,并购等行为更多是优化和创新,而非垄断,大不一定美,这也是医疗公司体量上无法与金融、能源甚至快消等行业相比的重要原因。在善于资本运作的企业打工,要努力进入核心业务和核心团队,其他部门即使业务不错,也不能高枕无忧,因常有被剥离出售的情况。对创业者而言,除专注研发,更要多了解资本和商业知识,否则很容易被资本挤垮,或成为资本的猎物、为他人做嫁衣。


6、医疗远非暴利行业。


作为行业翘楚的上榜公司利润率平均不到7%。在医疗行业打工没问题,因薪资是公司成本、且平均水平处社会前列。但医疗创业者如有暴利心态,且不说道德和伦理困境,即使商业上也会欲速则不达,甚至南辕北辙。有意思的是:上榜医疗服务公司体量虽大,但利润率低,仅有的一家退榜公司Community Health Systems也是医疗服务公司;且上榜医疗服务公司基本都在美国本土,利润率低或是因为美国医生收入太高?反而是以强生为代表的药械生产公司利润率高;强生的小伙伴该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医疗流通行业尽管体量也大,但利润率最低,加上政策及卫生经济学因素,故无论打工还是创业,进流通领域还是要慎重。


 ……


04


注意到小S一直没有插话,Daniel就此打住:


今天我们先分析这些,总结下获益、至少有3点:


1、有利于职业方向的选择,不纠结打工还是创业,抑或做药、器械、还是医疗服务;


2、有利于锻炼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在后续工作实践中更熟练地应用各类市场理论;


3、有利于商业谈判、项目讨论甚至面试,让你很快成为行业“老司机”直至高手。



小S:嗯,有道理。但今天信息量确实有点大,我回去再仔细琢磨下。


Daniel:好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光。同理,工作中重要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如何解读并高效运用。向着小目标继续努力吧!



往期文章: 

1、从这个视角出发,90%的医疗销售都游刃有余

2、 学会这几招,市场项目管理真的可以很简单

3、一切都是“哲学和数学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合作、投稿等事宜请在微信后台回复

思齐圈(www.siqiquan.org)——专业知识分享平台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