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太医教您识中药 | 知母

知母

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强,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


【入药部位】该品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胃、肾经。

【功效特点】本品质润,苦寒不燥,沉中有浮,降中有升,上行清肺以泻肺火、润肺燥、除烦止嗽,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入于中可清胃火、除烦渴,治消渴病;下行能泻相火、滋肾燥,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等。

【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用于热病高热烦渴,常辅佐石膏同用。
润肺泻火: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同用。
滋阴退蒸:用于慢性病阴亏火旺、骨蒸潮热及热病后期阴虚低热,常与黄柏相须为用。
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多与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泻肺滋肾:治阴虚火盛、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咳血等证,多与黄柏同用,如知柏地黄丸

【鉴别应用】
石膏知母,皆能清胃热,但石膏清胃走而不守,偏于发散,知母清胃守而不走,偏于润燥。
知母与黄柏,皆能清热,但知母善清胃家实热,而黄善清下焦湿热。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禁忌】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炮制方法】除去须及泥沙或外皮,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生理特性】适应性很强,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草原和杂草丛中。土壤多为黄土及腐殖质壤上。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间越冬,喜温暖,耐干旱,陈幼苗期须适当浇水外,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特别在高温期间,如土壤水分过多,生长不良,且根状茎容易腐烂。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质壤上为宜,低洼积水和过劲的土壤均不宜栽种。

【产地】知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最主要产区在河北。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3、《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要》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

4、《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1] 

5、《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6、《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汗多热甚,佐草果以泄脾热。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

【植物故事】

从前有个孤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主。由于她不图钱财,常把药草白送给生病的穷人,所以毫无积蓄。到年老体衰不能爬山采药时,她只好沿乡讨饭了。老太婆终日愁眉苦脸,这倒不是因为苦日子难熬;她担忧的是,自己认药的本事无人可传,一旦自己闭上了眼睛,谁给乡亲挖药治病啊!想来想去,老太婆决心找一个可靠的人传授本事。于是,她逢人便说:“谁认我做妈,我教他认药草。”

 

过了些日子,有个贵公子知道了,心想:“我要是学会了治病,不就多了一条巴结官宦的路子吗?”他把老太婆请进府中,说:“老太太,我愿意给你当儿子,快告诉我什么药草治病吧!”老太婆瞥了贵公子一眼,说:“急什么?先看看你怎么对待我这个‘妈’再说。”贵公子立刻命人把正房腾给老太婆,又给她换上新衣,端来可口的饭菜。可是,一连过了十几天,并不见老太婆提起药草之事。贵公子忍不住了,假惺惺地喊了一声“妈”,说:“该传药给我了吧!”“时候还早。”“那得等到什么日子呀?”“等个十年八载的吧。”

 

“什么?”贵公子气得跳起来:“还得养活你十年?哼,滚你的吧!别想骗吃骗喝啦!”老太婆冷笑一声,换上原来的破衣裳,不慌不忙地走出公子家门。她又边沿街讨饭,边嘴里念叨着:“谁给我当儿子,我教给谁认识治病救命的药草!有谁愿意给我当儿子呀?……”这天,被一个商人听见了。他一琢磨:“卖药材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呀!”商人急忙招呼老太婆说:“我愿意认你当妈!”老太婆便住到了商人家中。商人好吃好喝地侍候了老太婆一个月,也憋不住地问:“你真的认得药草?”“当然认识啦!”“那就教我吧。”“现在不是时候。”“还得等多久啊?”“等我死了……”

 

“啊?”商人气得浑身颤抖:“你个死老婆子,拿我当猴耍呀!走,快讨你的饭去吧!”“是你请我来的呀!”“哼,算我瞎了眼!”老太婆又被赶出门外,还是边讨饭边嘟囔:“谁认我当妈,我教谁认药草……”日久天长,人们都把老太婆当成了疯子,谁也不再理她。有年冬天,老太婆走到一个不大的村子,摔倒在一家门外。这家里的主人是个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中,问道:“老太太,摔坏了没有?是不是病啦?”“病倒没有,我这是饿的。”樵夫急忙叫媳妇煮了锅稀饭,端给老太婆,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先趁热喝点吧。”老太婆吃了稀饭,浑身也暖和了,就要走。樵夫两口子说:“这大冷的天气,你上哪儿去呀?”“嗐,”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苦命人得到处讨饭啊!”两口子闻听,十分同情,就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儿住下吧!”老太婆也不推辞,就住在樵夫家了。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老太婆对樵夫说:“老吃你家的饭怎么行?还是让我走吧!”

 

樵夫说:“你老没儿没女,我们又没有老人,咱们凑成一家人过日子不是挺好吗?”老太婆叹息道:“实不相瞒,过去我会采药,认识许多治病救命的药草。我本想认个儿子,把本事传给他。可现在老糊涂了,什么药草全认不清啦。你养活我,我没法子报答你呀!”樵夫说:“都是受苦人,图什么报答?反正有我们吃的,就饿不着你,别出去讨饭啦!”“好吧,那我就拿这儿当家,拿你当儿子啦!”“行啦。”从此,樵夫和媳妇就把老太婆当做母亲。老太婆吃饱了饭也不闲着,常帮媳妇看孩子、做家务。媳妇也挺疼爱老人,六月天不让老人烧火——怕热着;腊月里不让老人洗衣——怕水凉。老太婆整整过了三年的舒心日子。夏天到了,老太婆已经八十岁了。这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我想上山看看。”“妈这大年纪了,可别累着。”“我闷得慌,想逛逛山景。”“那我背你去吧。”樵夫背着老太婆上了山。

 

老太婆一会儿要往东,一会儿要往西,一会儿要上坡,一会儿要下沟,指指点点,累得樵夫汗流如雨;但樵夫一点也不抱怨,嘴里还不住地说些逗趣的话,想让老太婆开心。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太婆让樵夫站住,她从樵夫背上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形叶子、开雪白带紫色条纹花朵的野草,说:“去,把它挖来!”樵夫走过去扒开土,挖出一截儿黄褐色的根子。他问:“妈,这是什么?”老太婆说:“这是一种药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热咳嗽、虚劳发热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识它吗?”樵夫想了想说:“妈准是要找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才传药给他,怕心怀不良的人拿它去发财、坑害百姓!”老太婆笑道:“我找寻了多少年,也没碰见一个可心的人。孩子,你真懂得我的心思,这药就叫‘知母’吧!”接着,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其它许多药草,樵夫就改行采药了。他一直记着老太婆的话,象老太婆那样为穷人治病。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