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你到底了解多少
前段时间,李女士单位组织体检,体检报告显示静脉空腹血糖升高6.83mmol/L,建议内分泌科进一步诊治。但是李女士觉得自己平时没有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等不适,家里亲人也没有糖尿病患者,而且自己年轻时偶尔还会闹个低血糖,怎么现在就成为“糖尿病”了呢?李女士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就请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大科主任张云良为我们详细讲解糖尿病的诊断、高危因素以及预防等相关内容,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帮助大家认识糖尿病,进而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李女士可以诊断“糖尿病”吗?
目前,单纯依据李女士一次静脉空腹血糖6.83mmol/L并不能诊断糖尿病。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如下图),李女士“糖尿病”诊断尚不成立,但至少为“糖尿病前期”,如需确诊,需进一步完善静脉餐后2小时血糖或行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诊断。
糖代谢状态分类(WH0 1999)
糖代谢分类 |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
|
空腹血糖 |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
|
正常血糖 |
<6.1 |
<7.8 |
空腹血糖受损 |
6.1~<7.8 |
<7.8 |
糖耐量减低 |
<7.0 |
7.8~<11.1 |
≥7.0 |
≥11.1 |
单纯血糖高,没有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等不适症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吗?
可以。糖尿病诊断标准:如果有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一次静脉血糖超过上表中的诊断标准,即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不同日两次以上静脉血糖超过上表中的诊断标准,也可以诊断糖尿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只是单纯化验血糖升高,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近3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近10年尤为严重。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研究证实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1、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2、老龄化比率逐年增加;3、生活方式的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热量摄入逐年增加;4、人群中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5、人群的易感性;6、疾病防治意识的增加。所以说,遗传因素只是糖尿病病因的一种可能,没有遗传因素,仍然可以出现血糖升高,甚至发展成为糖尿病。
李女士年轻时血糖偏低,为什么现在血糖升高?
李女士年轻时可能已经出现胰岛β细胞受损,但胰岛β细胞功能仍大于50%,所以血糖正常,但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出现胰岛素不适当分泌,所以有低血糖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破坏逐渐加重,血糖逐步升高,至胰岛β细胞功能小于50%的时候,就出现血糖升高,如不积极诊治,最终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
哪些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18岁的成年人具有下列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
年龄大等于40 岁; 有糖调节受损史;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静坐生活方式; 一级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高血压 ,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患者;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在儿童和青少年(≤18 岁)中,超重或肥胖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 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 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通过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运动达到能量、营养元素的供需平衡,维持正常的体重,必要时可以借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等药物达到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40 岁以后开始筛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从 10 岁开始,但青春期提前的个体则推荐从青春期开始。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三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张云良专家介绍: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大科主任,兼内分泌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及承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保定名医,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保定市技术带头人(内分泌及代谢病类)。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内分泌高血压、垂体疾病、骨质疏松、肥胖及高尿酸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河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副主委、河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保定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主任委员、保定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76篇,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中国综合临床》杂志通讯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