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州,有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她们身穿洁白的护士服,头戴着圣洁的燕尾帽,脚穿轻盈的护士鞋,经常出现在社区乡村家中里,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无偿地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她们心系着每一位病人,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村入户,为瘫痪在床的病人换尿管、胃管及压疮等常规护理。
这支志愿者队伍就是市中医院护理义工队。据了解,该护理义工队成立于2014年11月,目前共有队员200多人,大部分是护理人员。她们的服务宗旨就是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术去照顾一些虽然出院但仍需要继续护理的病人,为他们提供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压疮护理等延续护理服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将护理关爱延续到有需要的病人家中。
9月8日,护理义工队员们与以往一样,一大早就来到了石仔岭街道办的苏屋村,为70多岁的郭婆婆检查身体,并更换尿管和胃管。
据郭婆婆的儿子苏生介绍,他母亲郭婆婆于2013年底因癫痫发作跌倒致偏瘫后送到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后康复出院,并能生活自理。谁料半年后郭婆婆癫痫再次发作后就一睡不起成了半植物人。为此,苏生夫妇放弃了珠三角的生意,毅然回家照顾老母亲,坚持每天给她擦浴一次,翻身按摩多次。
“我真的非常感谢市中医院的志愿者和护士们,她们每个月都会准时登门为我家婆免费更换胃管和尿管,有时还会因意外要提前更换,她们也是随叫随到,服务十分周到。”患者郭婆婆的儿媳李姨向笔者讲述家婆卧床的最初几个月,每次更换胃管和尿管时,抱着70多岁的老人转辗村巷和租车到医院时的种种艰辛,有一次天雨路滑还差点把两个人都跌伤了。李姨动情地说:“现在好多了,自2014年底市中医院护理义工队上门为我们免费服务后,我们不仅省却去医院更换的麻烦和危险,每月还节省了几百元开支。”
在为郭婆婆做完护理后,义工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石鼓镇合丫埒村梁姨家。梁姨与李姨一样,内心对市中医院护理义工队充满感激。梁姨对笔者说,她儿子今年32岁,原来在广州一家银行金融中心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在广州购有住房并刚结婚不够,正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但天有不测,在2015年12月份患上了病毒脑炎,先后在广州多间大医院住院,先后花费40多万元,可惜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来转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在她儿子住院期间,市中医院的医生、护士把自己当成亲生母亲对待,把自己生病的儿子当成兄弟来照顾。更没想到的是,就连出院回家了,她们还会定期上门给儿子进行延续护理。
“我非常非常感谢中医院的领导,他们培养出这样好的员工。由于我儿子生活不能自理,日常比较烦躁,每次护士们更换胃管都十分不容易,但她们都会细声细气地安慰他,小心翼翼地为孩子更换。有时更换一次胃管和尿管,需要花费大半个钟时间,护士们累得全身湿透,但她们却毫无怨言,还一如既往地上门帮助我们。我非常感激她们,唯有希望我儿子可以早日康复起来,回报社会,对社会做出贡献。”梁姨紧紧握着义工队员的双手,含着泪水泣不成声地说。
义工队员们不仅用专业的知识为患者撑起了一片蓝天,还用柔弱的肩膀仿似女儿、母亲一样挑起一份重担。她们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生活不能自理,长年卧床的病人。在她们的细心指导和家属的精心照顾下,大多数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完好,无并发症发生。毕竟义工队员们不可能时刻在他们身边照料护理,有少数病人或因家属缺少护理经验,或因家属年老照顾不周,或遭家人嫌弃,有的头发脏乱,有的伤口感染化脓,有的皮肤溃烂,只要一进房间,就会闻到阵阵恶臭,情景惨不忍睹,有些家属都不愿意接近,甚至躲得远远的。每次碰到这种情况,义工队员却毫无嫌弃,似家人一样一丝不苟地为患者洗头、擦身、更衣、口腔清洁、处理伤口和压疮护理,一直把病人护理得干净卫生。
义工队除了上门为病人提供延续护理外,还会不定期深入到各社区、乡村、公园中去,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普及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活动,为市民进行拔火罐、耳穴、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每次都受到广大市的欢迎和好评。
该院护理义工队队长、护理部主任韦月兰介绍说,护理义工队会根据出院病人的需要,由出夜或休假的队员随时登门提供无偿护理服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用实际行动减少他们出行不便的麻烦和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关爱在延续护理中升华扩散,病痛在悉心呵护中萎缩归零。市中医院护理义工队越来越壮大,队伍由最初的30多人增至现在的200多人。延续护理的人数和次数也越来越多,两年多来共上门护理病人800多人次,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普及,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活动10多场次,受惠群众3000余人,赢得了广大病人、家属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一身洁白的衣裳将爱心播洒,一顶无华的燕帽将真情传递。一次次的贴心护理,温暖着千家万户;一次次细心呵护,滋润着病患心田。不求回报只愿奉献,不图赞誉只盼康复,这就是人间最美的志愿者——市中医院护理义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