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暑退秋澄气转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
丹桂小菊万里香。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9月23日进入秋分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呈昼夜平分,寒温各半的状态,
此后,总体降雨量减少,秋燥更加突出,
又有阵阵秋风袭来,寒凉渐重。
秋分三候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天谨防“心衰”!
心力衰竭在老年人当中是个常见病,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年岁增长、基础疾病多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心力衰竭的可能病因;另一方面受凉后容易呼吸道感染、气温下降时血压升高等通常也是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心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在不断的增加,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感觉往往不及年轻人敏感,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高龄病人,由于记忆力差,病史叙述不清,缺乏特异性,家人又通常会认为是年龄大了,体质差了等因素导致,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
老年人心衰时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头昏、嗜睡或失眠,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讲话吐词不清,声音衰弱低沉;或胃肠道郁血表现如腹胀,厌食等。
因此,如果患有心脏疾病或者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出现气喘咳嗽、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烦躁失眠、思维较前迟钝等症状时,家人应提高警惕,考虑有心衰发生的可能,及早到医院就诊。
中医认为,老年人心衰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心阳虚或心阴虚,标实为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因此,心衰病人养生多以补虚为主,活血、化饮、祛痰为辅。
人参乃补气之王,有增强人体各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蛤蚧味咸,性平,可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心衰病人多有喘促气短、乏力,对于心气弱而引起的肺肾虚损性的喘咳,可达到补益肺肾、纳气定喘效果。
苓桂术甘汤为温阳利水的经典方,加以乳鸽补气血,常服此药膳,心衰浮肿,心悸气短症状可得改善。若有易眼睑、下肢浮肿者,可用该药膳。
红景天列为药中上品,服用红景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而三七擅补血活血,散血定痛,与红景天配伍,可使瘀血化于无形。
心衰患者有口唇紫暗,舌下脉络迂曲,可每日吞服少量红景天三七粉。
将陈皮山楂茯苓诸药捣碎,和入适量面粉,每日蒸饼食用,此三药均有健脾理气化痰之功。型体肥胖,喉间痰多,口中黏腻、痰湿者使用最合适。
来源:省中山医院、浙江中医药、平阳新闻网及网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