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你真的适合秋冻吗?

你真的适合秋冻吗?


       最近天气逐渐转凉,是该加件外套,还是要冻一冻?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实,“秋冻”也是有方法的,“冻得好”带来一身健康,“冻不好”说不定就成了个“病美人”。关于“秋冻”的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关于“秋冻”你知道哪些?

      中医认为,“秋冻”是为了帮助阳气的收敛。随着秋凉的到来,活跃于人体外的阳气会逐渐向内收敛,如果一下子穿的过多,不利于阳气收敛,从而容易导致秋冬季身体易生病。

      适宜的凉爽刺激,能够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等到真正大冷大寒季节来临时,能够有效避免疾病来袭。然而,我们更不能把“秋冻”简单理解为“遇冷不穿衣”。下列关于如何“秋冻”的技能,你get到了吗?


➀“秋冻”冻到何时?


马上到秋分节气了,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从秋分起,天气会一天比一天冷。正如人们常说的,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之时。一般情况下,大致每隔四至五天,日平均气温就会下降1℃,一般当户外早晚温度降低到10℃左右,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易“惹病上身”。


➁“秋冻”注意“循序渐进”


秋冻,顾名思义,秋天不要太快加衣服,要适当“冻一冻”。秋天降温是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之说。如若过早过快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极易受凉。


➂“秋冻”注意掌握“度”


“遇冷不穿衣”可不是“秋冻”的正确打开方式!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添加衣物是十分必要的。到晚秋时节,气温会迅速下降,如一昧追求秋冻,不及时增衣保暖,反而易引来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等“不速之客”。


➃“秋冻”也分地域性


我国的气候复杂。秋季,北方和东部地区多半秋高气爽,而南方许多地区则温度较高,像浙江等地的“秋冻”时段要比北方地区推迟很多。沿海一带的湿度较大,患有关节炎的患者反而需要注意对关节的“秋捂”,以避免或减轻关节疼痛。

 



哪些部位不适合秋冻?

■头部:头部不宜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这样易受风寒。


■颈部:颈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秋天,风很容易吹到这个部位,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肩部: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人体肩部受凉时间久了抵抗力下降,容易被“风寒湿邪”侵袭肩部,可能会引起肩部疼痛。


■腹部:秋季,寒凉之气容易通过腹部侵袭至人体内部,会刺激到肠部,容易引发腹泻;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加要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


■脚部:俗话说“脚冷,则全身冷”。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然而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敏感区或者反应点,脚部受冻,可能会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病邪就可能乘虚而入。


■后背:后背受凉容易诱发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虚寒体质的人晚上睡觉时最好不要把窗开的太大,不要直接对着风吹,以免受凉。

哪些人不适合秋冻?

      并非所有人都是适宜“秋冻”的,适宜秋冻人群以中、青年体质较好的为主,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体质比较弱的人不宜秋冻,以下的人群也要注意:

 

➀心血管疾病


据统计,每年10月份左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冷空气会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释放出较多的儿茶酚胺,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病发作,还有可能出现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诱发心功能衰竭,加重病情。而且,冷空气的刺激有时会直接刺激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的痉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


➁脑血管疾病


当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剧烈时,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发生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加上空气干燥,人们消耗水分多,体内容易缺水,致使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导致脑血栓等脑血管疾患。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很容易发生中风。


➂肠胃疾病


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病的高发季节。多数溃疡病患者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更为突出。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老胃病的人群是不适宜秋冻的。寒冷刺激会导致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加重原有老胃病,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➃呼吸道疾病


感冒、流感、气管炎、肺炎及肺心病加重,在秋冬季节明显高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气管、支气管会发生痉挛,加重原有咳嗽、喘息等症状。


➄风湿病


风湿病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只要一出现降温、下雨的天气,风湿病就容易复发和加重。盲目秋冻只会加重病症,导致关节疼痛难忍。因此,反而要注意对关节的“秋捂”。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