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科普】人体的“第二心脏”——微血管

  


点击标题下「以岭药业」可快速关注

生活中,相信谁都有过手指被划破出血的经历。您也许不知道,这是我们手指皮肤上的微血管被切断导致的。人体内分布着许多极细的微血管,研究发现它们的直径一般只有6~9μm,肉眼根本无法看到。别看这些血管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活动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小觑。

微血管是向全身输送营养的最末端

微血管在人体分布最广

微血管是连接细小动脉和细小静脉的血管,在人体的分布最广,除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于人体的任何一个组织器官,它们有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微血管的管壁很薄,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通透性非常强。人体各组织器官内的微血管网的疏密程度不同,代谢旺盛的组织和器官,比如骨骼肌、心脏、肺部、肾脏以及人体的很多腺体内微血管网十分密集;而代谢较弱的组织内微血管分布则比较稀疏,比如骨骼、肌腱和韧带等处。



微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大家都知道,动脉是为人体输送从心脏泵出的携带有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静脉则将携带有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血液运回,那动脉中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如何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然后又形成静脉血回流到静脉中呢?原来这都有赖于人体的微血管,也就是说,血液营养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是通过人体各处的微血管来完成的。


微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与周围的组织细胞相距很近,而且微血管内血流速度缓慢,这都有利于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通俗一点来讲,人体的各级动脉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微血管后,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会透过微血管的管壁被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内,然后各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又通过管壁进入微血管内,由微血管输送至人体各处的静脉中,最后回流至心脏。


由此可见,微血管是向全身输送营养的最末端,是新旧物质交换的场所,也称为微循环。



微血管被称为“第二心脏”

我们的血液从心脏泵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组织细胞,仅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无法将血液输送到各组织细胞的,那是靠什么力量输送的呢?这就得依靠微血管有节律的、自行的收缩舒张活动了,也就是医学中说的微血管的自律性活动。


研究发现,微血管的自律性活动和心跳并不同步,它有着自己的规律。微血管的自律性活动发挥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将血液真正输送到各组织细胞内,因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血管与血络高度一致

中医络病学认为,经络是为人体运行气血、输送营养的通道,经脉是主干,络脉较细,是经脉的分支,络脉从经脉分出后,一级级细分,越来越细,最终形成了全身无处不在的立体网络系统,从而将经脉中的气血营养输送到人体内的每一个角落。其中运行血液的络脉被称为“血络”,现代研究发现,血络与微血管的生理、病理表现具有高度一致性。


血络负责运行血液,在末端将营养物质输送给人体的器官组织,并将代谢后的废物带走,然后将血液输送到经脉中,完成血液的循环,实现血液的营养作用。可见,血络通过控制血液运行可影响人体器官的营养供应,这与现代医学所讲的微血管,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都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都具有纵横交错的网状形态,都是运行血液的管道,都担负着为脏腑器官供应营养的重任。


事实上,血络与微血管不仅是生理功能具有一致性,二者的病变发展过程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气温、情绪等外界因素刺激下,血络会痉挛收缩,现代研究则发现,在同样条件下的微血管,也会出现痉挛收缩的现象,这都可以对脏器血液供应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血络中的气血一旦停滞,就会变成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阻塞络脉,影响气血通过,这也和微血管中有增高的血脂、血小板沉积,形成斑块、血栓,堵塞血管管腔的病变过程相吻合。血络或微血管阻塞不通都会导致相关脏器发生缺血性病变,如冠心病、脑梗塞等。因此,近年来,应用络病理论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取得了良好疗效。


版权说明:图文源于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侵权可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 回文章顶部,点「以岭药业」进行订阅

2. 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