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疑似脑供血不足“元凶”却是焦虑症

    某女性患者,68岁,因经常头痛、头晕、胸闷、肢体麻木,3年来反复在各大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平时血压偏高,血生化无明显异常,脑血流图提示脑供血不足,心电图提示轻微心肌缺血,头颅CT、磁共振(MRI)等检查均正常。按照“脑供血不足”“冠心病”等治疗,但始终没有明显效果。后经反复询问病史发现:患者5年前丈夫病逝后就和子女分开生活,一人独居。平时子女工作忙,很少来看望她。她渐渐出现失落感、紧张及恐惧感、失眠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及头晕等前述症状。这是比较典型的躯体疾病伴焦虑症。经心理疏导及服用抗焦虑抑郁的中成药乌灵胶囊等综合治疗,3周后,患者的上述不适感便基本消失了。
头昏头晕胸闷,可能是心理疾病

许多老年人因有发作性头昏、头晕、胸闷、心慌等症状,反复在神经科、内科就诊,有时会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但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并不能改善症状。仔细询问病史,就会发现还有很多其他症状,如头昏、有压迫感、出汗多、心口发堵等,并多伴有睡眠不好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其实这是“抑郁焦虑症”。


但很多老人听到“抑郁焦虑症”的诊断时会很难接受,认为自己只是身体疾病而不是心理问题。他们有的生活条件很好,子女也很孝顺。实际上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服用抗焦虑药物治疗是必需的。


大多数患者在用药4〜6周后症状就能改善,在身体症状消失的同时,情绪也会相应好转。老年人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甚至有人从内心排斥它。当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焦虑症时,只有极少数老人认同医生诊断且配合治疗,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否认自己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并且去多家综合医院反复就诊,浪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

由于患者不能配合医生治疗,结果导致延误了病情,耽误了治疗。

抑郁焦虑三大诱因

其实老年人常见的这种心理疾病,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叠加诱导形成的。首先,人到老年,生理和心理状况发生变化,性格逐渐向以自我为中心、顽固、多愁善感及孤独等方向发展。其次,人老了,某些急慢性疾病也渐接踵而至,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

通常情况下,老年焦虑症往往与躯体疾病并存,二者之间又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躯体症状表现得更加突出,从而忽略了“焦虑”的存在。再次,家庭因素,如经济财产问题、与晚辈相处问题、健康问题、邻里关系及突发事件等,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让老年人陷入焦虑泥潭中。最后,也有社会环境因素,如退休后的失落感等等。



治疗:心理疏导+药物干预

    焦虑症的治疗除了心理疏导外,通常还需要药物的干预,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类抗焦虑药(如乌灵胶囊等)可以作为该类患者的上选。治疗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如乌灵胶囊配合西药解决生效较慢的不足。老人还应注意不要远离社会,如通过积极的户外生活、参加老年大学、加入老年俱乐部等活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可以减少焦虑的发生和缓解焦虑症状。

文章摘抄自《家庭用药》上海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山医院侯郁青主任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